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证书拿到手软却不爱工作 “嗜考族”考试成瘾怎么治?

发稿时间:2018-06-14 08:44:36 来源: 沈阳晚报 中国青年网

  证书拿到手软却不爱工作

  考试成瘾是一种什么嗜好?

  他们,性格迥异,与同龄人格格不入;他们,没有朋友,没有爱好;他们,只爱考试,考试就是他们的一切,只有考试才能使他们获得短暂的愉悦;他们,就是“嗜考族”。但是,如果有一天,当考试失去意义,变得不重要,他们就会像失去了翅膀的小鸟,只剩下孤独、彷徨和落魄。

  近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在心理门诊采访时了解到几个典型病例,与害怕考试的孩子截然相反,“嗜考”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注。

  病例A:

  各种证书拿到手软

  她却无法正常工作

  晓琳(化名)是个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班干部,大学时也年年获得奖学金。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在研究生毕业几年后却仍然找不到工作。晓琳的爸爸告诉记者,孩子性格孤僻,总是独来独往,没有朋友。毕业后就一直在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家里的资格证都能摆满一桌,但每每提到就业,她就往后缩。“勉强做份工作,刚上班没几天,她就要回家,不干了。”后来晓琳出现了焦虑、抑郁的情况,症状严重,迫不得已走进心理门诊。

  病例B:

  一次考试没考好

  她用打脸绝食惩罚自己

  林晶(化名)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学习一直刻苦努力。每天都要学到凌晨一两点。起初,林晶的父母还为有这样优秀上进的孩子而感到高兴,但时间长了,林晶的父母就察觉到问题:“孩子好像没朋友,每天就是学习,只是考试考好了,她才会笑笑,平常总是沉着个脸。”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林晶没有考到自己的目标名次——全年级前五名。积压的情绪突然爆发了。回到家,林晶将自己锁进屋子,猛扇自己的脸,还惩罚自己不喝水不吃饭。林晶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将孩子带进心理诊室。

  病例C:

  为了不让父母分居

  他拿成绩单“拴”住爸妈

  丁丁(化名)还是个9岁的孩子,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小心思。丁丁的爸妈在丁丁刚上小学的时候分居了。丁丁很伤心,大人的世界他不懂,但只希望爸妈能和从前一样,一起陪在他的身边。“怎么办呢?”丁丁发现,只要自己考试成绩优异,爸妈就会特别开心,一家人还能其乐融融地吃顿饭。于是,“努力考出好成绩,让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这个小秘密就默默地背负在了这个小小的孩子身上。但是当一次没有考好,丁丁就会倍感伤心,因为他觉得这样失去的是父母的爱。

  提醒:

  “优秀生”一旦心理崩塌

  后果更严重

  在很多家长指责孩子不积极上进的同时,却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孩子沉迷于学习而带孩子走进心理诊室。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王永柏告诉记者,“嗜考症”应该说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心理症状,严格来说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以前比较少见,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这种对考试上瘾,只能从考试中获取快乐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优秀生。其实,这类学生内心是自卑的,他们敏感、经受不了挫折、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排解心理障碍的方法也比较消极。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门诊陈爽医生提醒家长,这类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这样的孩子,世界会比较单一,一考百好,考试获得好成绩将成为支柱,将此作为获得自尊和存在感的唯一方式。一旦达不成,容易过度否定自己,觉得一切都完了,甚至自我崩塌、崩溃,其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概率也将大大增加。

  “其实,正常的心理机能是趋利避害,就好比人们在应对一件不可预知的事件时会出现适度的焦虑,譬如说考试,这是正常的心理。但是,当遇到不可预知的事情,相反出现欣然享受的态度,这就是不正常的心理反应。‘嗜考者’就表现于此。”王永柏表示。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