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在1月下旬陆续期末考试完毕,在“晒”出的成绩单中不难看出孩子的成绩是“上天入地”。尤其在一些知名学校,有的学生可以轻而易举达到满分,有的学生则徘徊在及格线上下。
小学阶段成绩就有如此巨大的差距,不仅“差生”家长焦头烂额,一些“高分”家长竟然也莫名惴惴不安起来。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推进的当下,如何看待教育需求差异日益加大的现实?
令人紧张的“小学三年级”现象
在北京某小学读三年级的毛毛今年第一次参加期末考试,他的妈妈详细地了解了班级成绩分布情况:绝大部分同学达到了90分以上,有几个考了满分,还有两三个学生只有六七十分。老师向她感慨道,班上的学生“有的不教都会,有的却怎么教也不会。”
“全班一共30个孩子,数学有2个满分,英语有十几个满分,但最低分是64分。”一位小学老师说,班级整体的优秀率在一半左右。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考题非常简单,答卷只需要规定时间的一半,仍旧可以自信满满地拿到满分,但同样的试卷对于有的学生却很难。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样明显的成绩差异化并不是个别现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许多班级中都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一个班从100分到60多分都有的情况很常见。”一位数学老师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时间、作业量、作业难度的加大和提高,差距将越来越大,分层明显。
调查数据表明,学习成绩离散程度的标准差可以体现成绩分布情况。通常小学一二年级的标准差在2至5之间,在三年级达到7至9左右,俗称的“成绩分化”在三年级愈发明显,这一现象已经持续并呈现出更加明显的趋势。
以一些地方的小学为例,因为减负的需要,一二年级没有传统的期末考试,平时也没有家庭笔头作业。有家长告诉半月谈记者:“一二年级时,孩子一学期的语文课堂练习连一本田字格都写不满。”还有的家长说:“低年级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学校平时的测验基本没有太大区分度。”因此,有标志意义的三年级考试令很多家长十分紧张。
“成绩分层”加大的原因
“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需要灵活理解应用的知识多了。”一位老师分析,更多知识需要一定的发散式思维才可以领悟,这对教学和学习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另外,在缓解“择校热”后,学校生源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位知名小学校长对半月谈记者说,过去一些热门学校可以在招生环节“挑学生”,生源比较整齐划一。而现在大力治理择校,学生都是通过划片的方式就近入学,生源的水平更接近正常的人群分布情况。
“在我们学校,残障、智力有问题等特殊儿童曾经几年才有一两个,是极其个别的,而现在登记在册的特殊儿童有50多个。”北京的一位小学校长说,这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确更加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