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播出的《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并不是小戏骨团队第一部爆红的作品。
从两年前“小孩演大人”的试验片起,团队每年要制作三四部戏。既包括红色经典也含有古典名著。潘礼平是小戏骨团队的总导演,定角、审片、道具使用乃至演员表情,事无巨细,他都要把关。每天,他的办公室都有人进进出出。给萌娃拍戏的导演团队里,不乏90后成员。
当观众看完小戏骨《红楼梦》纷纷感叹过了一个最有意义的国庆节时,潘礼平则更看重传承经典文化的责任,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影视业“怪咖”带着孩子似的口吻说:“其实,我们走了捷径。”
52岁的潘礼平喜欢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穿着鞋面掉皮的棉拖,一件有些皱巴巴的蓝色Polo衫,把领子高高立起来,嚼着槟榔,像接待老乡一般和记者拉家常。办公桌上,是他随意堆放的文件和个人物品,白纸上画满剧本和视频修改意见。
没有读过一本专业书籍,几乎不看电视节目,潘礼平凭着野路子带出了全新的小戏骨团队。这些天,进进出出办公室的,不仅有排队的媒体,还有新戏团队的导演们。小戏骨们已在筹划下一部戏。
小孩演大人传承经典文化
潘礼平微信的头像是儿子小时候扮皇帝的照片。他觉得自己“天生有小孩缘”。
平时看到电台外面的小婴孩,他都喜欢挤眉弄脸、扮扮鬼脸逗孩子玩。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的潘礼平没有学过电视制作,从担任湖南卫视第一任节目中心主任,到转战电视剧频道,他从来都不按套路出牌。
“到社会生活中、人群中、大自然中去感悟、观察,找寻灵感。我甚至不是为了做电视节目,而是单纯地做某件事情。”潘礼平说。
2015年12月,“小戏骨”团队的诞生,就源于潘礼平一个巧妙的灵感。有一次,潘礼平看到农民打官司,他们穿着很土但却一本正经地像“做报告”一般讲话。这种“反差萌”让他觉得很有意思,就做了《农民故事会》节目,用这样的反差来呈现出“日常生活中的趣味”。
后来,潘礼平想到了用小孩子来出演“高大上”的人物。成立团队试演了一个片段后,他就发现有点“味道”,尝试拍《焦裕禄》等红色经典。“一来我想体现反差的极致化。二来这对小孩子也是很好的引导,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