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关注青少年人格形成与发展——追踪青少年人格形成对未来规划的影响

发稿时间:2018-05-11 14:0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字面意思是“剧中角色”,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以此可以看出人格的表层含义是“人格面具”,即为一种角色扮演。人格的深层即为“真实的自我”,是一个人在充分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与心理特征的总和。

  《中国新时代青少年人才成长追踪培养计划》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轨迹进行了追踪关注。《计划》项目组认为,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这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儿童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开始阶段,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时期形成的人格是一成不变的。青少年到成人阶段的人格发展方向除了与以上几点因素相关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身已经形成了的主观能动性。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主观能动性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追踪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发展特征时,应该时刻关注其周遭环境的变化,探讨教育等因素在青少年人格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并且根据青少年的个性化特征来因材施教,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形成与健康发展。 

  青少年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轨迹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归纳为遗传素质、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 

  遗传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遗传因素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造成青少年人格的差异。但是遗传因素只是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环境因素和后天的教育因素才是对青少年人格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 

  环境因素可分为共享环境与非共享环境。共享环境是指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所共同享有的环境,如家庭的教育理念、学习氛围、经济状况等因素,这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较小。非共享因素是指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并不分享的环境。例如同一家庭的孩子就读不同的学校、就读同一学校遇到不同的老师,相同的老师不同的人际交流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发展,进而形成不一样的人生之路,可见非共享环境因素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早前都市快报刊登过一篇报道——《双胞胎姐妹,相同脸庞迥异人生》,讲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以高考为分水岭形成的不同人生。妹妹经过复读考上了与姐姐一样的学校,在学校里,妹妹很少参加交流活动,而姐姐却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人情交往,不同的人际关系造成两姐妹不同的人格。加上晚一年毕业使妹妹不得不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最后,姐姐工作顺利,婚姻幸福,妹妹却爱情事业双不顺。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非共享环境的影响造成了人格个体差异的变化。在这些非共享环境因素中,家庭以外的非共享环境因素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力度在上升。 

  青少年主要活动的场所是学校,因此在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应该充分考虑老师以及交往同伴的重要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这阶段的孩子受同伴的影响力度明显增强。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青少年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取新信息,同伴对社会、对人生、对事物的看法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华阳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的“悦读 交流 分享”第三届校园读书节读书沙龙活动,为青少年创造了品读书香、交流感悟的机会。通过这个活动,青少年以不同的形式与同学们一起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分享不仅可以与同学们共同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同学们对书中哲理的不同解读也会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青少年进行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就阅读分享产生的不解与困惑对同学们进行正确引导。教师不仅教授同学们知识,他的思想、观点以及对人和事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教师对学生的不同管理方式也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应该施行民主性教育管理方式。无论是在青少年的学习还是生活方面,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人格差异,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帮助青少年形成自尊、自信、情绪稳定的人格,并用健康的人格指导自己未来的发展之路。 

  人生活在社会中,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作用,青少年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其所身处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文化环境下的青少年人格的特征以及人格的发展轨迹也各具特色。例如农耕环境下的人们具有沉稳、内敛的特点,而游牧民族下的人们更为率真、勇猛。 

  目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近日,黑龙江省、浙江省等多地推迟中小学早晨到校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政策的出台,使公众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如何使青少年从身到心健康成长这一话题。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也成了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教育改革的话题。 

  为了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养成,促进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贾德昌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创新考评体系推动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教育。他认为目前青少年依然被浓浓的“应试教育”氛围所笼罩,对学生品德、美育、健康体质和抗挫折能力的教育不够充分。同时他建议采取更为有力度、有实效的措施,尽快破除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他鼓励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组建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务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可以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乐观顽强的性格、浓厚的学习乐趣、抵抗挫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这一倡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省市区也不断制定相关的政策、开展有关的活动来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前不久,大连甘井子区启动“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项目,计划在三年内“掌握全区中小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筛查高危人群并予以预防及治疗;促进全区中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大连启动"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这一项目的实施可以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发挥学校、社会团体、专家功能的整体优势,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可见,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在青少年人格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言行举止。 

  因此在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为青少年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形成活泼、自立自强、善交际等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学校和同伴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原本各方面都很相似的两人在不同学校接受教育、接触到不同的同伴,这都使二人具有不一样的人格特征。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社会文化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该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有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氛围。多方协调努力,共创青少年美好的未来。 

  项目组专家曲池提出,青少年的人格类型会影响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面对未来众多的新兴职业,青少年可能会因为家庭、自身的追求等因素迷失职业选择的方向,做出错误的未来职业规划。因此青少年在规划未来职业时应该明确自己的人格类型,这种类型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霍兰德早在上世纪中期就提出了人的人格类型与职业的密切关系,他将人格分为现实型、探索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不同的人格类型适应不同的职业选择,比如具有艺术型人格的人赋有幻想和想象力、自我表现力强,可以选择音乐家、画家、作家等职业。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人格类型指导下的青少年未来职业规划也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青少年规划未来的领路人,因此父母可以根据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提前为孩子规划未来发展之路,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通过命令来限制青少年的未来选择。父母应多给孩子创设情境,培养青少年的职业兴趣,增强青少年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 

  学校是青少年走向社会前的避风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学校在关心青少年能否考高分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 

  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做的一项调查(1万人)显示,当初在填报高考志愿时:67%的大一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专业,67.9%的人承认自己报考时是盲目的。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专业,有71.2%的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可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前推行试点的高考改革将给学生提供几十种选科组合方式,意在打破传统的文理科观念,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面对新型的高考选科模式,学校应该重视。在学生的选科问题上不仅仅只考虑学生的成绩,也应该关注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未来职业兴趣等,帮助青少年选择适合的学科和未来职业发展道路。社会大环境也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形成和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久前《北京时间》发布了一篇关于未来十年高薪职业、未来十年最紧缺职业的报道,这篇报道对青少年未来职业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可以帮助青少年结合时代的发展情况更好地选择未来职业。但是这份报道也仅仅具有借鉴意义,青少年具体适合什么样的职业除了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外,还要根据自己的人格特征来决定。 

  学生在不同时期会选择不同的职业,根据不同时期职业的不同选择可以追踪青少年人格形成的轨迹。通过探索青少年人格形成的规律,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指导青少年人格的健康成长,帮助青少年制定未来职业规划。除了家长和学校要给予青少年正确引导外,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制定有关政策来为青少年人格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湖北教育厅《省委高校工委 省教育厅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建立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课程,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人格特征来特殊教学。根据这项规定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帮助青少年选择正确的专业,提早对专业知识进行储存,让青少年更早的“看到梦想、找到路径”。同时一些企业组织的职业体验也可以帮助青少年根据自己的人格特征选择未来的职业。 

  上海又浪又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每年都会举办的青少年模拟职业挑战赛,让青少年参与者真切体验到不同职业背后的真实情境。同时还可以培养中学生的思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推动学校生涯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广大中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生涯认知及综合素养提升的学习平台。通过赛事体验不一样的职业,可以加深青少年对职业的进一步理解,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校也可以学习青少年模拟职业挑战赛的经验,选择合适的时间举办职业模拟挑战赛活动,帮助青少年开眼见世界,发掘自己的职业热情,更好地规划未来。 

  关注青少年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影响青少年人格形成因素,一般认为人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的不同会造成青少年在智力、气质等与生理因素相关方面的差异。但是在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信念的树立以及性格的养成等方面,后天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 

  因此在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协同努力,共同为青少年创造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解决青少年在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青少年人格形成的过程也是他们重新定位自我的过程,这一阶段,家长和学校应该增强沟通交流的密切性,通过沟通及时发现青少年成长中的潜在问题,采取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帮助青少年明确自己的人格类型,给他们一个定位自己、努力发展自己的机会;帮助青少年找准未来发展之路、努力挖掘自身潜力,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因此对青少年人格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关注,不仅对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对青少年未来职业的选择给出建设性意见,让青少年更早地规划未来职业。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