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赤湾学校

发稿时间:2017-12-22 16:1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

  赤湾学校是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所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地处深圳蛇口半岛的最南端,北倚雄伟的南山,南瞰浩瀚的南海。学校建筑面积一万六千二百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建筑典雅大方,气势恢弘。学校规模为36个班。教学楼、实验室、微机房、田径场、风雨操场、室内体育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露天大舞台、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校园网等一应俱全,设施配备一流,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集电脑、电子白板于一体的液晶触摸一体机。

  赤湾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汇集了一大批从全国各地挑选来的优秀教师,挂牌教师的比例位于南山区公办学校前列,35%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

  赤湾学校在“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努力实现三个奠基:为学生将来的“做人”、“做文(学问)”、“做事”奠定基础,“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自主性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作为三块基石的核心内涵。

  学校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导,突出价值引领,促进“养而有成”。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认同、规范与标准的预约和允诺、具体行为的实践和探索、践行过程的激励和赏识等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努力为他们“做人”即成为一个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现代好公民奠定基础。

  学校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线,实施“先学后教,培养学力”战略。精心设计“导学案”并优化“预习练习、交流互助、点拨提升、评价拓展”课堂教学基本过程,运用目标分类教学的基本方法,关注差异,解决差异。通过学生间的“师徒结对、同伴互助”达到整体提升。实施常态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落实“教学诊断”反馈机制。力求让每一个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科基础知识,为其将来进一步“做文(学问)”即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校以无边界学习作为特色教育,就是利用所有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使用身边任何可以获取的学习机会来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环境,就如同一座会“飞”的校园,可以达到任何学生们想去的地方。我们认为,在探索教育深度变革的今天,要建成一所学生幸福、教师精彩、家长满意的现代化学校,打造“无边界学习校园”。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创建无边界校园录播系统,建立无边界学习平台和资源库,用于课堂教学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其次,开展无边界教学实验,实现“班级无边界学习”,通过“信息化小组”创新课堂。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深度变革探索,并藉此开展跨学科、跨地点、跨时间、跨形式的无边界学习研究。再次,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天地就是课堂”。开发班级、小组、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等空间资源,积极整合学校、教师、家庭、社区、网络等学习资源,建立主题德育育人模式。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从而将传统学习拓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育人的无边界。最后,整体推进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升级校本课程为主要路径的课程改革。真人真事上教材,学生演示进课本,个性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打破教材神秘化,模糊教与学的边界。无边界学习的手段不一而足,实践证明,多元化的“浸入式”互动学习环境、各类无边界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在享受一所校园生活的同时,更在享受全世界的教育资源。无边界学习将打开一扇万能的教育之门,门外四通八达,通往孩子们无限可能的多彩未来。

  学校以“阳光体育”、“社团(主题)活动”、“特色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和“学生体能测试报告”已常态化;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写字课”、“阅读课”、“赤湾讲坛课”、“音乐欣赏”、“棋类课”等校本课程,让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校努力办好文学社、数学俱乐部、英语俱乐部、科学俱乐部、信息俱乐部、记者站、艺术团、书画社、摄影社、体育俱乐部等学生社团,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同时在各种活动中致力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耐挫力、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将来“做事”奠定基础。

  赤湾学校在2008年被南山区人民政府授予“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称号,在2012年被授予深圳市德育示范学校和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的“科研实践基地”和中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践基地”……学校还创造了深圳教育战线上的许多“第一”:第一所开展多媒体教学软件研发的学校,第一所实现班班都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的学校,第一所开通学校校园网的学校,第一所实行“公办企助”办学模式的学校……

  南山之麓,南海之滨,赤湾学校这艘现代教育的航船,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教育的理想彼岸扬帆起航!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