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专题活动 >> 2019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 >> 案例推荐区 >> 正文

坚持“三线”推进,用好“五微”平台,培育网络时代新青年

发稿时间:2019-11-19 20: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一、案例概述

  2019年秋季开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堂有了新变化,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被广泛运用,手机从课堂教学的“公害”,逐渐成为思政课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思政课堂,还反映在学校思政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适应网络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重点关注新媒体,用好“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网页、微课堂”五个平台五种手段,推进“思政课堂主渠道、学生素质拓展、班级团支部建设”的网络运用,将思政工作的触角不断延伸,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学校被教育部评为“第一批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

  二、实施过程和具体举措

  1.坚持“三线”推进,实施网络联通工程,打通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

  推进思政课主渠道信息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学定教,精准教学,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采取线上视频学习、线下答疑解惑相融合的方式,同时将传统授课引申到线上互动,增强了校内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便捷了校内外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201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始开发网络在线课程,课程通过实景呈现、案例讨论等新颖活泼的方式,讲授课堂知识点,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其中,《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网络课程已实现每年大一年级新生全覆盖,按标准课时进行单班教学,是江西省唯一一门心理类在线开放课程,被评为江西省高职高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9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正式上线运行,累计学习人数达10000余人次,课堂中,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实施翻转课程教学,将课程预习、作业考试、教学问答全面实现网络化操作,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结合学校特色开发的在线开放课程《匠心独具——工匠精神ABC》即将完成并上线运行,该课程是由32讲的慕课组成,授课时长共计300多分钟。现如今在九职校园里,只要拿出手机登录智慧职教云课堂App,就能在线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在线课程,真正实现了将思政课装进口袋,随时随地便捷学习。

  推进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信息化建设。2015年,学校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以学生“在校忙碌并充实着”为工作追求,以素质拓展学分认证为抓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整合和规范第二课堂活动,努力促成我校素质拓展整体合力。在素质拓展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一条依靠网络带动第二课堂和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有效方法,并逐步形成了线上线下互动,素拓品牌效果彰显,网络舆论场效应显现的良好局面。四年来,学校通过实践,完善了涵盖“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等6大模块的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体系,重点突出学生“忠诚、卓越、创新、奉献”品格培育。从项目的申报、审批、发布、验收、备案,到学分发放、审核、汇总、公示、备案,全程信息化数字化。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软件系统,实现各模块的自由组合,补齐能力短板;学生素质拓展管理中心可通过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软件系统和“两微一网”的网络平台,对学生素质拓展情况进行跟进、考核、评估、反馈和调整,确保素质拓展工作的实效性。

  推进班级团支部信息化建设。学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和设计网络思政工作整体布局的过程中,将班级和团支部作为基本单元,纳入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018年学校开展信息化门户平台建设,将班级和团支部信息化建设作为学生工作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校每一个班级建设班级网页,网页集班级展示、班团管理、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此外,学生工作平台实现了学生办事流程的线上化操作,有效提升了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2.完善“五微”平台,强化网络内容供给,增强思政工作实效性。

  完善新媒体工作矩阵。学校坚持以微信、微博作为网络新媒体的主阵地,以团委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依托各团学组织,建立起囊括26个各级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好的校园新媒体矩阵,定期转发上级文件精神刊发原创文章,有效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超25000人,连续获得2017、2018年度“江西十大高职专科院校团委微信公众号”,并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团委微信公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百强,成为学校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网络渠道。近年来,学校还积极拓展微视频、微网页、微课堂等新媒体平台,注册了抖音号、微视号,开通班级微网页,将网络开放课程引入思政课堂,完善了“五微”平台的网络工作布局。

  优化网络思政工作内容供给。好的内容是提升网络思政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优化网络思政工作内容供给,用有温度有热度的原创内容吸引青年学生的关注,让思政工作更有趣根具亲和力,更聚焦更有针对性。2017年,学校成立校团委新媒体中心,下设编辑组、运营组、技术组、策划组和秘书组五个执行小组,旨在结合学校青年学生的特点,加强原创内容的供给。近年来,学校通过微信微博结合时事热点开展了各类线上活动,“青春告白祖国”“我和国旗合个影”“青春寄语十九大”等线上活动吸引了数千流量的关注和参与;《砥砺奋进的五年丨这五年,你知道与不知道的辉煌中国》《喜迎十九大丨聆听青年之声,感受爱国之情!》《我的1919》等一系原创文章用大学生喜欢的流行语言和网络语言将道理讲明讲透,被广泛关注和转载;晚自习前的“课前十分钟”,利用零碎时间,结合身边事由学生讲解传播心的体会,既不枯燥,又有共鸣,广受学生好评。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教师参与指导,学生主导创作的微电影《因为有了你》《不一样的青春》在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陆续展播,并连续获得2017、2018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特等奖。

  三、经验启示

  1.以技术创新推进思政工作理念更新

  青年学生永远处在网络技术运用的前沿,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军,青年的学生的关注点在哪决定了思政工作的主攻方向在哪。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更新思政工作理念,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他们爱听爱看、乐于接受的方式,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以高质量的网络内容供给提升思政工作的亲和力

  在网络媒体时代,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决定了媒体运用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占领网络阵地特别是网络新媒体阵地,就必须在丰富网络传播形式,提升内容供给质量上下功夫;要结合实际推出符合学生思想特点的原创新作品,要紧跟网络媒体发展趋势,建立微信、微博、微视频全媒体内容供给链条,这样,思政工作才能在网络时代不失语、不失位。

  3.以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

  提升青年学生网络素养,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是我们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也是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引导培养青年学生理性表达,践行网络文明素养,最重要的就是构建别具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通过开展一些列网络文化活动,让青年学生知晓网络、读懂网络,合理运用网络,培育网络时代新青年。

责任编辑:李华锡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