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突出教育公平 进一步规范学籍变动条件

发稿时间:2025-02-10 13:18:0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2月7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提升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近日,新修订的《办法》正式印发。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办法》遵循合法性、实用性、连续性、科学性基本原则,充分回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对学籍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籍管理可行性基础上,将当前学籍管理面临的需求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大程度反映到《办法》修订稿中。

  六大修订回应新的更高要求

  据了解,该《办法》初次印发于201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办法》的实施与学籍系统的建立使得学籍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整体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教育公平也得到进一步促进与保障。”

  然而随着学籍管理规范性需求不断提升以及学籍信息的深入应用,《办法》部分内容与学籍管理实践已不相适应。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构、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以及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也对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对此,《办法》做了六大修订。一是明确学籍、学籍信息、学籍管理、学籍档案定义,对学籍信息、学籍管理、学籍档案明确地做出类型划分。二是进一步明确国家、省、市、县、校各级学籍管理部门的权力、职责,对学籍管理权进行合理调整,赋予地方学籍管理部门相应的自主管理权。三是优化信息系统架构,明确国家学籍系统采用一级部署、五级应用模式,并对国家学籍系统与地方学籍系统职能进行合理定位与区分。四是解决学籍管理突出问题,突出了教育公平,对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进一步做了细化规范。五是回应特殊学籍管理需求,对特殊教育学生、专门学校学生、境外学生、高中阶段职普融通项目学生等类型的学籍管理做出规定,为推进基础教育相关改革提供支撑。六是优化学籍应用服务和人文关怀,对学生教育数字身份、学籍管理移动端建设、减证便民等作出明确规定。

  数字化赋能学籍管理 跨省转学可“一网通办”

  提升学籍管理数字化水平,是此次《办法》修订的目标任务之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此次修订《办法》,正是基于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强调推进学籍管理移动端建设、使用电子学籍,而纸质学籍未来将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数字化将给学籍管理带来哪些新变化和新挑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是优化学籍应用服务。《办法》对学生教育数字身份、学籍管理移动端建设、减证便民等作出明确规定。如第十五条规定进一步简化跨省转学材料,实现跨省转学“一网通办”等。

  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籍信息管理安全。《办法》对学籍管理工作安全制度和学籍数据信息安全提出明确要求。如第二十四条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须建立严格的学籍管理工作安全制度;定期更改学籍管理系统账号密码、半年以上未使用的账号予以封存;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任何学生学籍信息不得向外提供;严防其他应用系统违规采集学生信息,严防学籍数据通过其他应用系统产生泄露。

  严肃、及时处理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

  储朝晖特别注意到,新修订《办法》突出了教育公平,进一步细化规范了学籍变动条件。

  “一直以来,各地存在大量的学籍跟就学分离的问题,这一问题在不同学段是不一样的。”储朝晖告诉记者,在基础教育阶段,因一些学校受各地招生额度的限制,出现了学籍跟就学学校不一致的情况;在职业高中阶段,一些地方存在职业高中学生只有学籍、实际在普通高中就读的现象;在不同的跨区域,还有一些学生在高考竞争力比较强、比较激烈的地方就读,但是把学籍挂到比较偏远的地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前学籍管理中存在的空挂学籍、人籍分离、重复学籍等突出问题,《办法》均做出回应。第十五条规定学生转学时,转入学校应通过国家学籍系统启动学籍转接手续,转出学校及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予以核办。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的核办工作;转出学校须对电子学籍档案备份保留,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复印件;纸质档案复印件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应当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确保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础学籍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严肃、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

  “《办法》的修订,就是力图使学生就读地与学籍所在地实现信息一致,确保学籍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就读情况,尽可能减少一些打学籍‘擦边球’的现象,从而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储朝晖说。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