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成长路上爸爸不能缺位

发稿时间:2024-09-17 11:44: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日前,一场“好爸爸家长会”引发热议。杭州一中学召开家长会,要求“只准爸爸参加,不得请假”。对此,有人认为,父亲看娃的时间太少了,应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有人认为,要求所有父亲来参加家长会并不合理,确实有些父亲因工作岗位特殊等无法参加家长会。其实,讨论父亲到底该不该参加家长会并不是重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是公众关注的关键。

  有太多的研究证实,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化发展、伦理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现实是,很多父亲常因工作忙、经济压力大而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和照顾。对于大多数中国传统家庭而言,母亲在孩子饮食起居、习惯养成、学业规划、作业辅导等家庭教育中的确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当“丧偶式育儿”“假性单亲妈妈”“提款机爸爸”等词汇风靡网络时,我们再次陷入了沉思:父亲为什么不能够较好地承担家庭教育之责?长久以来社会分工的固化、男性陪产假和育儿假难落实等是影响男性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借口。孩子的成长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家庭教育不能变成“一个人的战斗”,父亲在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维护家庭和睦氛围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也不应缺位。

  总有这样一些家长,他们总是抱怨孩子贪玩、不爱学习、不上进……可是有没有想过,批评孩子爱玩手机、爱玩电脑的时候,自己是否放下了手机?当指责孩子不爱学习、爱打游戏的时候,自己是否很久未曾读过一本书?父母就是孩子身边最好的榜样。“育儿先育己”,在家庭教育这条道路上没有捷径,想要培养优秀的孩子,前提是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示范。在这方面,父亲当然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父亲要尽可能多地参与亲子活动,多与孩子互动。这不仅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对当下一些孩子缺乏阳刚之气的纠偏。借助幼儿园、中小学的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班级联欢会等活动,与孩子拥有更多共同话题,站在孩子立场形成情感共鸣。此外,父亲也可以在家庭中通过多样化的亲子游戏、家庭旅行、户外运动等方式,增进与孩子的交流互动。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孩子所思所想,也能在亲子活动中培养孩子乐观开朗、坚韧不拔的品格。

  父亲要常常与孩子一起进行劳动,共同承担起一份责任。研究表明:父母平等分担家务,有助于引导孩子克服传统性别偏见,甚至还会影响孩子日后职业选择与择偶标准。父亲与孩子共同劳动有助于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印象,在树立“好爸爸”形象的同时,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升心理韧性。可以是家务劳动,如与孩子一起做饭、一起收拾房间、一起照看宠物;也可以是社会实践,如担任志愿者,还可以是生产劳动,如种植、浇水、除草等。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形式和内容,既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道德、劳动精神,又能让孩子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以及感受来自父亲的关爱,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孩子的同理心、责任心、爱心、耐心与感恩之心。

  现实中,许多父亲不是不想陪伴孩子,也不是不想和孩子交流,而是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因此,多学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从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出发,进行更为科学的家庭教育是父亲们需要补的重要一课。《2023中国青少年家庭教育白皮书》显示,有提升自我教育能力认知的家长,有主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意愿的家长,家庭教育效果更有优势,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更为融洽。补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常识,了解孩子年龄特点、个性特点,从而真正认识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解决不会陪孩子的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教育不可或缺也无可替代。有人说父亲是明灯,因为他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有人说父亲是高山,因为他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有人说父亲是大树,因为他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希望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不再缺位,希望每个父亲在朝着“好爸爸”迈进的时候也能成为孩子心中那个善解人意、会玩又爱学、温暖又有趣、乐观且坚定的父亲。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