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葛昌秋:让地震文物“说话”

发稿时间:2024-07-26 15:59:00 来源: 冀云客户端

  唐山抗震纪念馆是唐山的地标,是我熟悉的地方,也是我心中的圣地。因为那里浓缩着一城的情愫,展示着时代的风貌,镌刻着不朽的精神。

  社会实践活动现场。 

  7月23日下午,我又走进唐山抗震纪念馆,与唐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菁院长、佟敏育老师参加大中小一体化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佟敏育老师为唐山学院大学生、抗震纪念馆的志愿者、来自几所小学的学生讲解员和观众讲述了地震文物和背后的故事,特别结合国家形势和唐山的发展,讲述了怎样更好地弘扬抗震精神,嘱咐学生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尽快成长成才,将来报效祖国。

  纪念馆的赵荣琦、唐华两位馆长既是老朋友,又是同道合作者。她们与工作人员提前谋划,为活动尽心尽力,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保障,还拍了抖音视频。

  这个活动是由我策划,而敏育讲的几件文物,恰巧都与我有些关系。

  2005年,丹麦女记者把她在大地震时穿的衣服和塑料凉鞋捐给了纪念馆。当时我参与接待她们,并陪同会见老友、在市内和居民区参观。我还自费购置花篮,让她们到纪念碑下敬献,以示对罹难同胞的缅怀。

  当时她走进唐山一看,先是感到惊奇,后是赞不绝口。她没想到唐山不仅没有在地球上毁灭,而且建设得非常美好。

  而那只被地光烧坏的青椒,是女织寨乡张丁庄地里的。这村与我老家侯边庄仅一里地远,隔陡河相望,那村里还有我几个同学。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唐山的应急减灾事业已在全国有了位置,同时相关的产业发展和减灾文化建设成了全国的领跑者。

  所以,唐山是座安全的城市!也是感恩幸福的城市,更是开放新质的城市!

  社会实践活动现场。 

  作为大地震幸存者,多年来我致力于地震文化的挖掘传播,经我十几年的努力呼吁和实践,终于在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的时候,市里才决定每年为大地震遇难者设立的公祭日并举行公祭活动。

  2008年,我到汶川地震灾区救灾,拍摄了“百个家庭、百位母亲、百名儿童”,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新闻摄影工作者”,也是河北唯一“双料获奖者”。因为我是奥运火炬手,被媒体称为“到灾区传递生命火炬的唐山人”。著名作家关仁山写了《感天动地》,该书连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三项国家大奖,书中不仅采用了我20多张照片,与新华社记者平方秋色外,我还成为书中4个主要人物之一。

  所以,让地震文物“说话”,使静态的文物变为动态的故事,让凝练的情感变为励志的力量,使前辈的精神变为后人奋斗的榜样。这很有必要,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因为,新唐山48年的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它不仅能映照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也能映照生活的变迁,人性的光辉,更能映照人的心灵!所以,我们时常照照镜子,一定要懂得珍惜,更要知道感恩谁,拥护谁,跟定谁!

  我常说:在大灾大难面前,只有党和国家才是人民的靠山!只有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我一直坚信!

  对地震文物,我挺上心,曾经策划完成了王宝占的奖牌捐赠。宝占是著名的残疾人运动员,在远南运动会上夺得多项冠军,还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过,是唐山大地震截瘫患者的重要代表人物。

  社会实践活动现场。 

  2004年10月,我骑自行车到50多里外的丰南王庄子,采访了靠木架子“支撑生命”的地震截瘫患者陈素芝。后来又几次看望她,17年后我与省政协委员王志成一起“购”得木架子,于2021年12月7日,将木架子捐给了唐山地震博物馆。

  在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的时候,我与晓辉大哥和李梁兄弟一起为康复村捐赠了图书和书柜。在抗震44周年之际,我策划组织44名全国、省、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康复村捐树旗杆,并举行了震后第一次升国旗仪式,被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央媒报道。

  同时,我在做保护地震文物的宣传,并写出了相关提案和建议。还四处搜集地震文物,并进行动员,为“两馆”的相关工作做些事情。

  佟老师讲地震文物,她让文物“说话”。因为,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其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也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所以,唐山大地震文物,不仅有独特的价值,更有无穷的魅力。

  尽管过去了48年,那场灾难带给唐山人民的重创,带给人类文明的损毁,都成了永远的记忆,写在了史册上。

  同样,唐山经过灾难而凝练成的抗震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建、振兴和发展的经验,是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典范。

  当面对新唐山回眸历史,再忆那段铭心刻骨的日子,再看一座城市的奋斗足迹,睹物思人,睹物思故。此时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地一景、一人一事,都是情感的寄托,岁月的记忆,悲痛的沉淀,人性的证明。

  让地震文物“说话”,就不是简单的复述,更不是表向的说明。而地震文物是极具人文色彩、思想内涵、时代背景、现实意义的特色,绝不因为时间年限和熟悉程度而逊色,也不因贴近生活和大众形象而打折。它是实际存在的、不可替代的示物。

  社会实践活动现场。 

  2023年,我策划了“照片背后的故事”系列专题采访,寻找大地震照片中的主人公,在日报、晚报刊登,有的我写了评论并推到国家和省级媒体,报道获市好新闻一等奖。我写出评论《我们,心中有数——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中的城市导读》,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这也是纪念碑建成后首次有此角度的成文。

  因为弘扬抗震精神,不仅仅是看照片、观文物,还必须了解人、了解唐山人,了解经历过大地震的唐山人。而幸存者也是“文物”,是有情感和温度的特殊“文物”。让文物之外的“文物”与文物两者相融,“合二为一”讲述唐山人的故事,讲述唐山的故事,那才是精彩的篇章,也必是精妙绝伦之事。

  让地震文物“开口”,祝福新唐山!

  让地震文物“说话”,感谢来唐抗震救灾的亲人们!

  让地震文物“讲述”,讲好唐山未来的故事!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