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应考虑个人优势,不要盲目跟风

发稿时间:2024-06-16 10:23:00 来源: 科技日报

  6月下旬,高考分数就要出炉。填报志愿成了当下家长和考生最为关心的话题。究竟选择专业还是院校,选择热门的还是有兴趣的,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每年高考落幕后,就成为家长们的烦心事。

  6月13日,教育部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发文,专门介绍了志愿填报的策略。当天,在“志如所愿 智启未来”2024夸克高考信息服务媒体沟通会上,多位专家也一起探讨了志愿填报的痛点和难点。

  其实,填志愿也是一次寻找信息、整理信息再作出决策的过程。在实行“新高考”的地区,选科更自由,院校选择范围更广,可以报的志愿数量大幅度增加,这对家长和考生的信息搜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填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相关政策,做好功课。

  高考政策解读专家娄雷介绍,有些家长对升学政策并不足够了解,数据使用得也不够精准有效;有些家长和考生是在分数出来后才开始考虑志愿填报。娄雷认为,其实可以提早准备。对孩子的个性、志向和成绩区间有了解后,家长就可以着手收集信息,确定大致范围和方向了。

  “没有任何专家能够解决志愿填报的所有问题。”娄雷说,一些家长寄希望于读几篇文章,看几个短视频就能掌握志愿填报的技巧,但这些了解是不成体系的。市面上高价的一对一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其实并无必要。“家长才最了解孩子。我们要利用好工具,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填报。”娄雷建议。

  近年来,人工智能很热。从夸克的专业搜索趋势也能看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是家长和学生心中的“香饽饽”。

  浙江省宁波中学前校长、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李永培提醒,从学生角度来说,未来要在行业中成才,有志于人工智能专业,至少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对计算机科学有浓厚兴趣,“因为没有兴趣不能坚持到底”。其次,也要有专业基础,比如数理基础、统计学基础等,没有这些,要走得远会面临困难。另外,人工智能是个解决问题的专业,所以要有开放思维,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填报志愿,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优势潜能,了解自己是否志向在此。”李永培说。

  要不要选择热门专业?多位专家都提到了兴趣的重要性。

  “对热门专业,不能别人觉得好,我就应该觉得好。”娄雷说,“可以到大学毕业班问一问,有多少人选完专业还留在这个专业当中?留下来的,大多是有极大兴趣的,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宝贵机会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昌君坦言,报志愿还是考生本人的意愿最重要。他在常年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中发现,如果学生对专业感兴趣、愿意学,不仅学业表现好,毕业升学机会大,找到工作可能性更大,收入满意度也会更高。当然,理想状态下,考生能将自己的特长、兴趣、专业和市场需求结合在一起。“现在热门的专业,几年后也未必热门;不是热门的专业,其实市场也有需要,只是需求量相对少一些。而有些专业,看似冷门,但是国家需要。”岳昌君说。

  而且,在这个变动的时代,分析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弹性和应变能力、自驱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比专业选择更加重要。“无论去往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只要具备这些素养,就有了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岳昌君说。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