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当前教育实践重点难点!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开幕
发稿时间:2023-11-18 21:2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珠海11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今天,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教育优质均衡、教育治理现代化、新课程改革、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数字化、教育质量评价”六大领域。通过多个高端论坛,积极回应教育实践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
“教育和创新的灵魂是激情、热情和酷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泉水表示,2009年他带着选育高质量人才的价值追求,在清华创建了钱学森班,力求给每位学生发现个人兴趣、寻找创新激情的机会,探索回应“钱学森之问”。他说:“清华钱班的独特理念,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他的独特激情,创造一个环境去鼓励他的‘激情’落地,也就是让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大胆尝试,全力以赴去追求。”对他而言,“极强的好奇心+激情”是让他找到自己人生方向的最珍贵宝藏。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莫言以青年学生的写作故事为例,指出文学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和理论研究水平,引导学生创作出个人风格鲜明的优质作品,并增强对创作美学的体悟。“文学教育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学生的个性,让每个人都写得不一样。”他期待,未来创意写作能取得更好发展,推动文学和文艺事业取得更多优异成绩。
现场,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乡村教育的振兴与期盼”主题,2023年度最美教师、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扈胡镇中心学校老师董艳,2023年度最美教师、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小学老师顾亚,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珠海校区乐育书院学生李若雨展开对话。其中,两位最美教师分享了他们克服艰苦条件、在乡村坚守教育初心使命的动人故事,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用音乐、诗歌等载体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举措,并就振兴乡村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教博会已成为中国教育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孵化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表示,教博会深度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基础教育、教师教育优质资源的集成整合,形成更加开放的教育创新交流高地、示范园地和传播基地,集聚人才、融汇创新、共促发展。
珠海市委书记陈勇指出,他们将以此次教博会为契机,搭建教育、科技、人才的桥梁,推动各项教育创新成果在珠海先行先试。诚挚欢迎更多教育工作者走进珠海、深耕珠海,共同将珠海建设成为中国的“教育硅谷”。
本届教博会采取展览展示和会议论坛相结合的方式,开展100余场主题论坛和品牌活动,开设1100余场成果工作坊,布设5大展馆集中展示2200余项国内外优秀教育创新成果,并设SERVE奖成果、科学教育、家庭教育、项目学习、未来设计、未来媒体与数字素养等特色主题展区。
据悉,教博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于2015年首倡发起,自2018年起落户广东珠海,已成为全面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教博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珠海市教育局共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