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89岁教授的大山情结:带更多老区人民种参致富

发稿时间:2023-09-13 08:4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林婷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你们看,这些参上面长的红色果实多漂亮,像不像红宝石?”在安徽金寨县马鬃岭林场西洋参种植区,89岁的宛志沪蹲下身子,一边抚摸着西洋参的叶片,一边饱含深情地说道,“和参打了40年交道,只要我还能动,就要来看看。”

  宛志沪是安徽农业大学退休教授,曾在农业气象专业、农学系、茶叶系任教,曾获“江淮十大女杰”“科技扶贫标兵”、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事林业气象教学与科研的宛志沪和学生深入大别山马鬃岭林场开展调查实习,亲眼目睹了山民们吃力地扛着一两百斤重的树木跋涉在陡峭的山道上,却只能换取微薄的收入。“找一个项目,让他们既能过上轻松点的日子,又能保护森林资源。”此事宛志沪就一直挂在心上。

宛志沪(中)在调研西洋参种植。安徽农业大学供图

  1985年,在昆明参加学术会议时,宛志沪又一次与同行们谈起这个事情。当时,一位来自东北的同行说当地有西洋参栽培技术,适合在高山地区推广生产,宛志沪心头一亮,紧追上去介绍金寨县的环境情况,打听西洋参栽培技术。

  希望的火苗燃起。赶回学校后,她一头扎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她发现,西洋参栽培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生态环境同大别山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于是,她决定去东北实地考察学习。回来后,宛志沪决定先在当地千坪村试种西洋参。但祖祖辈辈在山里刨食的山民,根本不知道西洋参是什么,更谈不上相信靠着这“洋玩意”能发家致富。

  经过宛志沪和县委同志多次挨家挨户上门沟通做工作,终于有两户山民愿意试一试,从此,崎岖、陡峭的山道上,便经常出现宛志沪跋涉的身影。

  1990年的秋天,第一批西洋参“起参”了。最先种植的两户分别获利4000元、5000元。“咱这穷山窝里也能长出人参啦!”这消息像长了翅膀,飞进了金寨县的千家万户。农民们不约而同地向千坪村涌来,争着要买“种苗”。

  就这样,160多户的千坪村有126户种上了西洋参。1996年,全村有20户靠种参纯收入达万元以上。千坪村成为安徽省有名的科技致富村。

  从千坪村,到张畈乡,再到天堂寨镇,宛志沪的西洋参研究不断推进。“把一个地方的农民教会了种参,我们就会选择下一个地方。”多年来,从最初的两户种参到现在的家家山民都想种,西洋参在金寨县“扎下了根”,也给高寒山区的山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以宛志沪等人为代表的的“安农人”,以“拓荒牛”的精神,在老区辛苦耕耘,给老区人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走出了一条享誉社会的“大别山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安徽农业大学先后有300多名教师参与科技开发大别山的行动,培训学员100多万人。

  2000年退休后,宛志沪又开始琢磨如何从农田种植参回归到西洋参原生态系统,“在林下种植西洋参,不需要砍伐林木,对土壤也无伤害,种出的参品质还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与自然和平共处,才能收获更多的回馈。”宛志沪说。

  “让老区变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带着这个信念,她把全部时间都用在林下西洋参种植和推广的事业上。她说:“我是一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退休了,但是为人民服务不能忘。”

  为了使村民们早日受益,宛志沪自筹经费开辟了一块100多亩的林下参种植试验地,希望尽快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林下参种养循环模式。

  “40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走‘大别山道路’,推广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已经89岁的宛志沪依然经常奔波在海拔一千多米的林场里。“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科技工作者,就是要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她说。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