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人:三年匆匆,忆却无穷

发稿时间:2018-04-13 16:49:00 来源: 衡水一中 中国青年网

  (作者:郭晓静,我校2015届539班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

  铃声响起,高考结束。还没来得及切换到狂欢模式,就在当夜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准备应对新一轮挑战——北大和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记得那晚,一下子从坚持了三年的生活模式中脱离出来的不习惯,以及对未来几天种种未知的迷茫让我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马不停蹄的参加了培训课程,算是对笔试和面试的最后“磨枪”。刚刚经历了消耗大量脑力与体力的高考,没有休整时间就开始了对难度较大的自主招生题目的学习,不过我还是克服了闷热与疲惫,尽己所能地掌握更多。

  人的意志力确实有超出想象的巨大能量,足能够克服生理上的极限。自主复习期间,我每天都因为晚自习大脑飞转,思维过于活跃而夜里难以入睡,整个上午都是昏昏沉沉极度疲惫,全身没有力气。但我仍然认为自主复习是我高三效率最高、收获最大的一段时间,因为哪怕坚持不住我也在咬牙坚持,尽量不去想自己的休息不足,全身心的投入到一套套模拟训练当中,渐渐的仿佛精神已经从身体中抽离,不受客观因素的束缚了,往往完成了上午的学习任务后才会感觉眼皮沉重或者头痛欲裂。那时候我才最深刻地体会到,只要你真正想去做,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拦。在是高考冲刺阶段,唯一的路就是咬牙坚持。“做不到”只是自己设限罢了,顽强的意志可以去除这种心魔。

  在高考完的第二天,我同样秉持着这种信念坚持下来,为接下来的重重考验做好了准备。这种精神并非与生俱来,甚至我在初三时还是一个稍有倦意就会请假回家、非常“心疼”自己的学生。完全可以说是衡中教会了我这种坚持,因为我看到过老师半夜陪同学看病第二天依然打起精神为我们上课,因为我看到过同学发着高烧坚持参加考试并且成绩突破了历史。最强大的力量就是“心之所向”,足够想去做,就一定能做得不错,这就是衡中教会我的最重要一课。

  博雅计划和领军计划各20分的降分,或许是对我高中三年稳定的成绩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最大肯定,也让我在高考考出“历史最差”成绩之后,凭借这宝贵的降分踏入了清华的大门。在外人看来似乎一切都顺顺利利,然而其中经历的波折与失落、迷茫与不安、东奔西走的劳苦,也就只有自己和家人知道了。不过回首高中三年,对自己的努力也算问心无愧了,所以虽然经历了波折,该属于我的也终属于了我。

  清华自招面试中,面试官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觉得在衡中苦不苦”,我的瞬间反应是“不苦”。没错,这里的生活并非外界传言的那般恐怖,但说完全不苦又怎么可能呢?我记得高三后期看到同学都奋起直追,而自己似乎优势全无的那种无力感;我记得面对无法突破的名次,终于在一个夜晚再也承受不住,抱着舍友哭了;我记得作为一个做题速度慢的学生,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想逃避却又不愿逃避的纠结。高三后期的每一天都过得有点小挣扎,这可能是有梦想的人共有的感受吧。苦一点也没什么不好,毕竟顺风顺水的日子才是最乏味的,而劈波斩浪的经历总是值得回味。如果最该奋斗的年纪都没有经历点苦痛,那人生未免太单调无趣了。

  2015高考,衡中用一个个创了新高的数字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争议也再一次随之而来。我认为衡中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学校,可是现阶段也没有比衡中更完美的学校了。统一的学习节奏和模式或许让我们每个学生都不得不舍弃一些自己的“个性”,但适应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学习优秀的同学,都在适应的同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且坚持了下来。衡中是一个让人成长飞快的地方,每一个衡中人一定都对此深有体会,而外人无权对我们作出评论。高三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问“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还会选择衡中吗”,我听到了异口同声的“会”。这是我们最真切的心声。

  高考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名次几乎是我高中最低名次的三倍。尽管有过失落,但回想走过来的一步步,也能算作问心无愧了吧。很喜欢一首歌《还好有你在》,里面唱道“谁规定谁一定最红,这不是我的初衷”,名次或分数并不是目的,带着衡中精神走进清华园,不断用努力换取进步,或许才是最应该做的。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