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水公司领导与实践队员举行座谈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卫华 提供
治水新思路,打造水利新名片
改革加快水利多元化发展,传统水利不再成为水利建设的大方向,从业者素质要求提升,观念需要进行怎样的转变更是引起了实践队员的注意。
在实践队伍的走访单位中,有一个特殊的治水公司——澧水公司。中国式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公司,探索流域治理二十载,终将澧水旧貌换新颜。
“二十年前,澧水没有一座大的防洪水库,三四年就发一次水灾;现在,我们有皂市、江垭两座防洪骨干工程。实现了梯级水库联合调度,节水优先,每类取排水口实现精准自动化,洪水预报调度系统预报精度已经达到80%。”生在澧水、长在澧水的陈印辉副总经理说。说话间她向队员们展示了去年通过长江委员会评审的《皂市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陈副总认为,虽然当前很多水利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已经能够满足水利建设的基本要求,但是他们注重效益忽视生态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治水思路的转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转变治水理念,关键在水利工作者。近几十年水资源过度开发,水问题日益突出,水利行业想要转变开发模式,必须注入新鲜的源泉。新型治水思路不但能够实现流域经济效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努力恢复遭到过度利用的水环境。
调研中,多家企事业单位表示,生态水利、城市水利、环境水利等新型水利建设已经成为水利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他们正在积极建设“水生态文明”,努力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
实践队员田晶感叹说:“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污染防治规划,这一条新治水之路,水利工作者还需上下求索。”
“月映沙丘,水入江河,时代变换,改革活泉生生不息地流动着,令人耀眼和感动的是那种百折不挠的生命力。挑战与机遇下,水利事业发挥其持之有效的作用,是国之幸民之福。在我看来,作为新一代的水利人,要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努力提升自身素质,造水利之福予千万桑梓之民!”实践队员万核洋说出了实践队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