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结束了,带着满满的喜悦,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学社联支教帮扶队的队员们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作为团队的通讯员们,他们带着沉重的相机与诸多份手稿默默返校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后期更加繁琐的资料整理和对外宣传。
作为镜头外的“搬运工”,似乎将大把的时间都奉献给宣传工作,但时间可以证明,任何言语都驳斥不了他们用事实记录的美好,就好像我眼中的他们一样。
惟愿此心无忧怨
我的眼里,有着你的笑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倩妮 摄
奔赴在惠农小学的路上,何倩妮在她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而我认为我之生命最绚烂的时刻,便在于踏访山南水北,用镜头捕捉到最美好的瞬间。”
正如日记中所说,因为热衷于捕捉这些“美好的瞬间”,何倩妮选择了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担任“通讯员”一职。当她的朋友了解到此事时,纷纷对她的选择表示难以理解:“你拍了这么多照片,可是镜头里永远没有你,你不觉得很枯燥?”“通讯员每天都要写稿,既辛苦又无聊,你是为了什么?”
其实,何倩妮也曾感到纠结,但随着下乡日子的逐渐来临,她的心愈加坚定起来。“因为内心中有一种信仰,在支持我不断前行。”何倩妮说。
作为通讯员,无论是滂沱大雨,还是烈日当空,都必须战斗在第一线。为了随时能够捕捉到精彩瞬间,何倩妮时常扛着相机在校内四处游走,乃至就餐时,相机也被她随身携带。在她的身上,对摄影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记得一次午时,孩子们按照惯例在食堂排队盛饭。或许是漫长的排队等候中,他们感觉有些无聊,便开始打闹起来,场面好不热闹。但此时小班的李润佳眉头紧皱,与这整个画面显得格格不入起来。好奇的何倩妮上去询问情况,“我想我爸爸妈妈了。”李润佳低头说。
原来,李润佳是一名留守儿童。了解到这一情况的何倩妮,不禁想为孩子和他的父母做点什么。
经过反复的蹲点抓拍,何倩妮为李润佳这一农家孩子拍摄了一套“写真”。事后,她又通过现代网络平台,将这套“写真”传递给了远在他乡的李润佳父母。以照片来传递思念,离她的心愿又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