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与当地桑农合影.江苏科技大学团委 供图
不管是支农还是支教,只要对德保有益,那就义不容辞
在江苏科技大学的技术支撑下,德保县蚕农收入大幅提高,收益有了保障,当地县委县政府决定大规模发展蚕桑产业。同时,江苏科技大学团委与德保团县委在座谈会上签署了“大学生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并在足荣镇陇翁屯万优丰桑蚕养殖场进行了基地挂牌仪式。
张海洋介绍说,江苏科技大学与南京邮电大学共同组建的“服务蚕桑?共筑丝路”蚕桑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队列入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江苏科技大学利用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智力资源为德保蚕业总体规划、蚕种资源、桑苗新品种推广、茧丝绸产品加工、蚕业技术人才培养、信息服务、项目开发等提供科技指导和服务,德保县为江苏科技大学提供科研基地和成果转化平台,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通过合作,双方将按照优势互补、突出重点、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原则,进行常态化的科技支农帮扶,使该县桑蚕业发展呈现一条龙的发展新格局。
毕克是“科技支农”实践团成员,也是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德保分团的志愿者,谈及本次调研感受,他感慨说:“用上一年的时间,去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不管支农还是支教,只要是对德保发展有益的,便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分内事,很荣幸能成为团队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