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战“疫”别样见闻:心理孤岛不容留

发稿时间:2020-02-06 11:00: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中新网石家庄2月6日电 (肖光明李洋)5日,李幼东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门诊出诊,心理疏导,在线心理咨询...作为一名心理专家,她被求医者称为——心灵朋友。自全民抗疫阻击战打响后,她肩负起另一种特殊的使命。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河北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防控经验做法被推广。身为河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指导专家组副组长,李幼东带领团队分别对在岗的医务工作者、赴鄂的医务工作者、患者(发热或疑似)等人群进行精准干预,大脑也时刻处于战“疫”状态。

  “昨天回访就诊者时,有因为受疫情影响心理,而以前的症状复发,或者症状加重。预约号显示今天就诊人数是18个,但实际到场人数为11人。”李幼东说,有些人没能及时就诊,也是因受当前疫情影响,为如何出行而担忧。她也在时刻关注这些就诊者,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

  据悉,在抗击“非典”、汶川地震、马航MH370空难的心理救援和医疗救援工作中,都有李幼东的身影。她告诉记者,以前的状况是心理学知识的困乏,如今是各种心理知识借助渠道“爆炸式”传播。如何汲取有价值的知识传送正能量,很关键。相对于“非典”时期的摸索前进,河北的心理工作者对此次工作的推进变得更有序,更科学,更专业。

  面对疫情的到来,在李幼东的就诊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因工作量徒增的媒体人,出现焦虑、失眠现象,不知如何面对生活;有期盼自己患病,想体验痛苦的过程;也有刚入职的医护人员在发热门诊工作,担心会对七个多月的孩子带去健康影响....。。对此,李幼东发挥了网络作用,针对不同层级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建立各种微信群,24小时在线服务,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服务。

  当日,李幼东接诊了一位高三的学生。该生面对疫情,不知怎样面对高考的到来,“以前盼着放假,现在反而盼着开学”。

  李幼东说,对于青少年来说,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在课堂上学习的状态,无所适从的状态是一种安全感的丧失。

  据李幼东介绍,面对手机上每天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各个群里发出的难辨真假的信息,有一部分人可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病”。当面对超出自己认知和应对范围的事情时,人们就会产生应激反应。但如果长期处在应激状态下,身心将会受到负面的影响。面对疫情,首先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身体。其次,减少关注频率,这样就会减少因信息过量引发的心理负担。

  在采访中,李幼东告诉记者,面对疫情可以进行心理防护的一套呼吸训练法。这个方法分三个步骤,共有五次呼吸,每次呼吸持续四秒吸气,五秒呼气。第一步,呼吸两次,呼气时专注于呼出气体的消散;第二步,呼吸两次,呼吸时清除所有杂念,只专注于呼气与吸气;最后一步在呼吸时拥抱心中的爱,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放下那些负面情绪。

  “疫情当前,医护人员的坚守、病患的交流及家属的恐慌,身心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普通民众也会因大量的信息出现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从业近30年的李幼东说,希望大家科学、理性看待此次疫情,重视自己的情绪,并积极维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尝试接纳我们发生这些改变都是正常的,接纳目前身边事物的改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生活。尝试做一些放松,充实生活,找出可以转移注意力或者让自己愉悦的事来做。难得我们安静一次,那就追求内心的一份安定吧!”李幼东说,她每天都在关注疫情的最新进展,也会一直坚守在岗位。因为从读医科那一刻开始,就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是一种责任赋予的情怀。(完)

责任编辑:李华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