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客场

发稿时间:2019-11-22 09:1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10月13日晚,北京五环外一家冰上运动中心,挡板上张贴着冬奥知识普及内容。冰雪运动因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临近而变得火热,北京几乎每个冰场中都出现了冬奥知识的宣传资料。

  9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冰球队在北京的一家冰上运动中心热身。

  11月15日,北京大学,校冰球队队员宋喆人的宿舍,冰球守门员的护腿放在他和舍友的球鞋旁。床上还放着消肿止痛的药物和冰袋。

  11月10日,北京北五环外一家冰上运动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冰球队的队员们在更衣室中总结刚刚结束的比赛,他们最终以一球的优势惊险获胜。当天,2019中国大学生冰球锦标赛正式开幕,来自全国15所高校的300余名球员参赛,其中大多数球员在今年6月开始备赛前并没有冰球运动经验。

  10月3日,北京五环外的一家冰上运动中心,训练结束后,人大冰球队的队员在场馆中做放松运动。

  9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结束当天训练后,冰球队员们在笔记本电脑上观看职业冰球比赛的录像回放。在此之前,队中多数球员没有看过正式的冰球比赛。

  11月15日,结束最后一场比赛,北京大学冰球队队员在返校大巴车上观看比赛录像。

  11月10日,北京一家冰上运动中心外,清华大学冰球队的队员们在热身。当天,2019中国大学生冰球锦标赛在这里正式开幕。

  10月19日,首都体育学院的王子晴在北京一家冰场的替补席上观看比赛。当晚,北京几所高校冰球队的女队员组成联队,与一支业余球队进行比赛。大学生勉强凑齐赛制要求的6名球员,3名教练也不得不轮换上场。

  11月10日,2019中国大学生冰球锦标赛揭幕战,清华大学对战北京大学,看台一侧的清华学生为球队呐喊助威。这是本届锦标赛最受关注的一场比赛,上层看台坐满了观众。

  11月15日早上7点,清晨的阳光洒进北京北五环外一家冰上运动中心,场馆还没开始供暖,中国人民大学冰球队的白皓月和队友们早早地来到这里做赛前热身。11月10日至16日,2019中国大学生冰球锦标赛在这里举行,共有来自全国15所高校的300余名球员参赛,其中大多数球员在今年6月开始备赛之前都没有冰球运动经验。

  作为冬奥会唯一的集体球类项目,冰球在冰雪运动中的地位不可忽视。然而与其他球类项目相比,这项运动在中国高校中却十分“小众”。目前,国内仅有北京体育大学和哈尔滨体育学院两所高校开设了冰球专业,许多对这项运动有兴趣的大学生,往往因没有合适的场地和装备条件而错失了进一步接触冰球的机会。参加此次比赛的15支球队中,除了两支专业组球队,其他球队都属于业余的“阳光组”,不需要较高冰球运动水平也可报名,为的就是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

  为了参加这次大学生冰球锦标赛,白皓月和队友们已经连续3天早上6点从学校出发,乘车来到30公里外的比赛现场。白皓月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大一新生,他从初中开始就迷上了看电视里播出的职业冰球比赛。今年暑假时,还没入学的他偶然看到学校冰球队的招募信息,第一次觉得有机会可以打冰球,没有犹豫便报了名。北京大学工业工程管理专业博士一年级的宋喆人在北大冰球队中担任门将,今年8月开始练习冰球之前,他还没有过滑冰的经历。第一次练习时他在冰上站都站不住,但在5场正式比赛中,他有3场没让对手进球。对于他们来说,虽然练习时间不长,但这次比赛让他们真正有机会拿起球杆,零距离体会冰球的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的北京男孩肖禹铭是“阳光组”中为数不多有冰球经验的球员。他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练习冰球,但最终因学业的压力远离冰场。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培养孩子打冰球,但最后能在国内走上职业道路的却不多。北大附中冰球队领队张老师说,球队中的孩子们在初中升学时往往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么去国外继续打球,要么放弃冰球,专注于学习。这次锦标赛让肖禹铭再一次回到冰场,也让他看到了重拾冰球梦想的希望。他决定在比赛结束后去找儿时的教练,看看如何能继续自己的冰球之路。

  冰球是一项攻防转换快、身体对抗强烈的运动,女性往往不占优势。为保证更多大学生有参赛机会,这届锦标赛每支球队可拥有5名女性队员,但上场的每组队员中只能有1名女性。这也意味着,她们要与男性队员同场竞技,冲撞倒地是常有的事。赛前3周,中国人民大学的女队员戴芳芳在冰上训练时受到冲撞,导致背部骨裂。她当时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和毕业论文,因为腰部的伤病不能久坐,备考成了一件更艰辛的事。首都体育学院的王欣欣也在训练中因冲撞导致左膝半月板撕裂,但更让她遗憾的是,因为赛制的限制,她不能与同队另一名女生王子晴搭档出场。她们在数月的训练中练就了默契,一个眼神就能懂彼此。

  准备冰球比赛的这个秋天,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可能有更多的别称:“秋招季”“国考月”“考研冲刺时”……北京大学的曹力(化名)就是一名正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一周两到三次的冰上训练,通勤往往要跨越整个北京城,体能训练更是“练到腿软”,对他来说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曹力因此降低训练频次,但他最终还是坚持到了比赛,“干一件事就要干好。”更多人则因为训练占用的时间过多而退出。除了时间成本,金钱的投入也需考量。一整套冰球装备的花费接近五位数,高昂的价格让大多数球员选择了租用,只购买贴身的护具、冰鞋、球杆等一部分装备。

  11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队迎来本次锦标赛的最后一场比赛,守门员李绍平在赛场装备室里穿戴护具,他的衣服胸前写着一行字:“青春无客场”。这件速干衣是北京的几支高校球队在暑假备训时一起定制的,代表着他们对冰球运动的态度。场上曾经互为对手的球队,在之后的比赛中也会为彼此加油。因为冰球,15所来自天南海北高校的学生在这场比赛中相互结识,成为朋友。(杨家齐/摄影写文)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