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职院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发稿时间:2019-11-10 18:57:02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宁波11月10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董碧水)在今天举行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大会暨学术论坛上,25个与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京沪品牌研究院等校地、校协、校企融合项目被签署。同时,9名优秀企业、行业及协会的优秀人才受聘成为学校客座教授,7位优秀教师受聘成为企业专家。

  “希望进一步健全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产教多元融合的‘市场’。”浙江工商职院校长周志春说。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14年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为浙江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成立的四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是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现有在校学生超万人。

  近年来,学校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及“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等重大部署,坚持产教“真融”,推动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驱动产教融合能力提升;通过校企合作、校协协作、校地共建,从“点、线、面”协同推进产教融合新生态;通过重塑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与企业形成文化、知识、技术和技能共同体。

  一系列面向未来“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也让浙江工商职院在探索高职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新路径的同时,构建起了“产教融合”的新生态。近三年,为企业提供短期用工1万多人次,举办订单班10多个批次,紧密合作型企业达到135家;年均社会培训1.8万人次,相关合作项目累计为企业增长产值10.44亿元,新增利润1.7亿元。

  近三年累计培养的1万余名毕业生,有一半以上留在宁波工作;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8%,综合评价称职率达93%,专业对口率达90%。毕业学生累计在宁波创办的近1000家企业,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近12万个。

  与此同时,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成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模具数控基地”被评为“中国模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教育部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塑制品表面装饰与智能成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省市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家电模具工程应用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海研发中心等也先后落户学校。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刻改变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也带来人才需求结构和类型的变化,但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校企双方关注点不对称,双主体协同育人存在两张皮;职业教育投入产出比不确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产教脱节“三不”现象并不鲜见。

  浙江工商职院校长周志春认为,破解这些瓶颈,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供给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从而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必然需要通过“产教融合”的机制去应对、去实现。

  在今天举行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大会暨学术论坛上,来自政府、院校、企业、协会约700人次嘉宾和代表围绕“产教融合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跨界、整合、重构: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等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话题,共同探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责任编辑:工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