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烨捷
日前,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幼儿运动与游戏协会会议上获悉,当前我国3-6岁幼儿运动游戏状况不容乐观,在这种形势下,幼儿智力、专注力等主要能力的培养都将受到影响。
本次会议以“创造性身体活动与幼儿健康发展”为主题,旨在提高幼儿身体活动水平,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助力高质量的幼儿体育研究,为幼儿体育的文化和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全球化平台,来自多个国家的400余名幼儿运动研究学者参会。
华东师大副校长戴立益说,近年来,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的老师们都在不同场合呼吁把幼儿“体商”培育纳入重点考量范围,华东师大研究团队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敏感期,研制了我国首套KDL幼儿运动游戏课程(涵盖小、中、大班),构建中国幼儿基本动作技能测试常模,并带领全国20多所幼儿园进行“活力幼儿园”“园长挑战杯”“家园联动”“特质幼儿干预”“幼儿运动档案袋”及“智能监控”等实践探索,四处鼓励幼儿园、家长科学地发展幼儿运动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身体、良好行为习惯的新一代。
“目前,我国幼儿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3至6岁儿童的肥胖率和超重率一路飙升。与此对应的是,绝大多数幼儿园缺乏指导性的幼儿运动类游戏课程,也面临幼儿体育教师严重匮乏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KDL体育与健康课程主编汪晓赞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很多“焦急的家长”。
曾有一群家长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直接冲进她的办公室,焦急地询问如何通过运动干预,改善孩子的状况。“都是一群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孩子的家长,孩子上学了,才意识到3-6岁孩子体育运动少了。”汪晓赞说,当前我国ADHD孩子不算少,ADHD在中国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达4.3%至5.8%。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特质儿童的检出率逐年增高。
汪晓赞团队后来将运动干预投入实践。2019年3月至6月,团队受邀为浦东新区华高小学特质儿童提供运动干预,帮助他们改善多动症行为、亲子关系不良等问题,帮助特质儿童的健康成长。经过努力,大部分坚持参与的孩子改善效果显著,不仅亲子关系明显缓和,而且行为问题也明显减少。
“游戏的趣味性,是我们设计运动内容的准则。”汪晓赞说,团队以“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根据KDL运动游戏课程通过每周3-4次、每次约30分钟的结构化与情境化的运动游戏改善特质儿童的注意力、问题行为等。同时,采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每天布置以协调性发展与注意力发展为主的亲子运动游戏为家庭作业,每周末开展以亲子关系改善为主的亲子嘉年华活动,以改善亲子教养模式,促进特质儿童家长与孩子在运动游戏中融洽相处,帮助特殊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今年暑假,KDL特质儿童运动干预团队再次行动,面向社会招募,开展了为期22天的“KDL特质儿童运动干预夏令营”。“这群特殊孩子基数大,又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智商的孩子,对他们积极投入干预,对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汪晓赞说,团队将来还会持续关爱这些孩子,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相比于国外的体育教育,我国国内对孩子“体商”的培养匮乏,由此也产生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是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人作为个体逐渐进入学校开始进行规范的学习和成长的过渡阶段,该阶段的顺利成长对于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我国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说,与中小学阶段倾向于分科学习相比,幼儿阶段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大量的学习都以游戏为载体,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将育人的过程渗透到整个幼儿成长过程之中。但受制于体育老师匮乏等客观因素,我国很多幼儿园对幼儿的“体商”培养不够。
本次会上,华东师大特设“幼儿运动游戏梦工厂”亲子公益主题活动,带领所有与会者回到儿时,重温童心未泯的“运动游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