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高招诈骗滋生土壤

发稿时间:2019-07-10 08:52: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网

  王铎/绘

  高考落下帷幕,各地考生陆续填报志愿,不过,有考生却早早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据媒体报道,江苏省丹阳市一快递小哥被要求寄送装有上海某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快递包裹,且送达通知书时被要求向签收人收取6元资料费交给寄件人。反常的业务让快递小哥心生疑惑,于是果断报警。警方迅速出手,及时打击了一场高考招生骗局。

  高考录取通知书是考生被报考高校录取的通知文书,每一份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它在录取工作结束后,由大学填写、校长签名盖章后,通过邮政特快专递的方式寄给学生——在考生查询到录取结果后,一般在两周之内寄到。所以,不论是填报学校信息,还是寄递方式或收取时间,每一个环节都是可以在正规渠道查到的。如果没有填报却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不是邮政而是其他快递寄送,收取的录取通知书要求入校前先交费……这些存疑的细节,就需要考生及其家长与发出通知书的高校及时沟通联系,一一核实鉴别真伪。

  高考志愿填报、录取期间,考生所在的高中母校要有扶上马送一程的担当,护航学子开启新的学习生活。高考结束,亮眼的高考指标、冲击名校的学霸固然值得关注,但更多学子的志愿填报、录取事宜,同样值得高中母校及教职工再为他们做一次“把关人”。因为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往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在为备战高考而努力。高考后的一段时间要迅速补齐报考学校、意向专业等课本外的知识短板,显然是仓促的、不完善的。此前有媒体报道,从江苏丹阳寄出的两份上海某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分别送到了两位应届高考生手中。考生还根据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电话号码联系了学校,根本没有发现破绽。可见,虽然高考生多数已经是成年人,但在志愿填报、高招录取等涉高考招生类诈骗的高发期,面对满满的高招套路,涉世未深的他们仍显得青涩,更奢谈第一时间做出理性判断。所以,在高招志愿填报、录取等环节,他们需要所在高中的有力支持,需要师友给予指导,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高考招生录取诈骗往往是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的延伸,且大多是有团队、有组织、有预谋的集体行为,这就需要从考试信息泄露的源头出发,强化打击力度,铲除高招诈骗的滋生土壤。报道中的邮寄假大学录取通知书骗局,如果不是快递小哥的“神操作”和警方的快速侦破,不知有多少考生要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对于考生而言,除了自身对电话号码、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要好好保管,避免可能造成的泄露外,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强化制度设计,切实保护考生及家长的隐私,让个人信息在严格保护下规范使用。(何鹏飞)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