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小长假”缘何引热议

发稿时间:2019-07-08 09:09:00 来源: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钟的《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08日 02版)

  【新闻随笔】

  据报道,近日,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探索“2.5天小长假”。这引发了社会对“2.5天小长假”的新一轮讨论。据有关统计,已有10多个省份出台了鼓励2.5天休假的意见。

  在政策设立的初衷上,“2.5天小长假”是为了鼓励民众外出旅游休闲,进而促进消费。正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所言,“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也有专家指出,通过放假拉动消费效果有限。“2.5天小长假”多出来的半天在周五下午,而只有黄金周那样的长假才能让人们增加旅游休闲的消费。

  效果好不好,关键看实施以后的结果。然而,尽管多地大张旗鼓地下发文件鼓励2.5天休假,将其制度化落实的地方依然为数不多。据报道,仅有湖南宁乡、江西上饶、山西晋中等个别地区的部分系统尝试过2.5天休假。

  对普通劳动者来说,几乎没有人不欢迎增加休息时间。前不久,关于互联网行业常态性加班的讨论,从另一个维度证实了人们增加休息时间的迫切心理需求。而且,近年来,围绕都市近郊的短期休闲旅游已逐步兴起并不断升级,精品民宿等新的业态取代了传统的农家院,都市居民有利用短假开展周边游的消费意愿。

  增加休假时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求。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从工业社会迈进后工业社会,公众休息时间普遍有延长趋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二战后的工业重建时期,都经历过劳动者普遍加班,休假时间被极大压缩的时期。但是,当这些国家从工业社会迈入后工业社会,人们追求休闲生活的愿望不断加强,公众休息时间也自然而然地增加了。

  进一步说,虽然国内社会更期待出台某种政策来保障休息时间,但政策并非扩大休假权的唯一途径。有统计显示,我国法定节假日与世界平均水平非常接近。换言之,在政策层面强力推出更长的假期,其运作的空间已非常有限。推行2.5天休假,同样是一种政策驱动,它固然有助于进一步延长休假时间,但一方面大范围地推进实施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解决国民休假水平和质量整体较低的问题。

  国民休息时间的长短,是社会丰裕程度的体现。当前,我国社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奋斗依然是社会的主旋律。国民休假时间相比发达国家较短,可以被视作社会发展水平的投射。然而,休假方式和休假制度可以更进一步多元化,落实休假权的社会意义更应成为共识。

  社会对“2.5天小长假”的一致期待,足以说明不管这项制度能够在多大范围内推广,其方向都代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王钟的,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