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能否虚构 评委们的争论很激烈

发稿时间:2019-03-03 00:00:00 来源: 钱江晚报 中国青年网

  第六届新少年全国中小学生作文赛决赛终评会

  余华

  今天,第六届新少年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将在浙江日报社举行颁奖典礼,揭晓各大奖项。

  昨天,余华、叶兆言、袁敏、海飞、王宏图、许结、陈建新、方卫平、郑重、烽火戏诸侯等专家评委汇集杭州进行最后一轮终评审,争论、探讨、商量、各抒己见,经过整整一天的阅卷,终于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小组的获奖者以及特等奖一一精心挑选并确定。

  昨天早上,杭州的春雨下得淅淅沥沥,从北京、南京等各地赶来的专家评委早已整齐地坐在会议室里,等着阅卷。这里面,有像袁敏、方卫平这样,从第一届新少年作文大赛就是评委,一路见证大赛成长的专家;也有像陈建新、许结、王宏图这样新加入的大学教授评审团,也有烽火戏诸侯这样的网络大神。连续担任了两届作文赛评委的海飞说:我很期望能赶紧看上这些作文。一坐下,余华就说:要先看小学生的作文,因为,更纯粹。

  而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鸿、上海交大文学院教授何言宏,因有讲课任务没能赶来评审现场,但认真地看了我们寄过去的学生作文复印件,并给每一篇作文打分、点评,还特意为颁奖现场录了一段视频。

  袁敏的头微微侧着,一只手支着自己的脑袋,潜入了孩子们的世界,另一只手,则不停拿笔在阅卷纸上记着。头发花白的叶兆言,戴着眼镜阅卷。

  时钟走向12点,阅卷纸上的记号渐渐多了起来。

  只有午饭的时间,评委们能稍事休息,也略微聊了会天。而实际上,这顿饭,他们也是在会议室里吃的快餐。

  下午,评委们的观点在会议室里流淌。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离奇的故事的。”一位评委说。

  陈建新接过话说:“编造太离奇不行。”

  他们的讨论,针对一篇看起来是编造的故事作文,但,这故事也确实打动了另一些评委。

  “万一是真的呢?”许结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模式有点假。”认为这是个虚构故事的评委坚持己见。

  而海飞则持相反观点,“小学生有这个套路很难的。”

  “即使是虚构的,但是,能感动人!”

  在去年作文大赛的点评阶段,余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作者可以把虚构的写得和真的一样,那就是才华。”——某个角落里,有评委把这句话翻了出来。

  “其实真情实感这个东西,可能对孩子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写好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叶兆言讲的写作观。

  下午4点多,评委们打分的结果出来了。

  热烈的讨论,从这个时候真正开始——关于特等奖花落谁家?——评委们各执己见,针锋相对。

  而这份荣耀,谁将获得,今天下午,将在颁奖典礼上终见分晓。

责任编辑:聂俊文
返回首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