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作业多 亲人两行泪

发稿时间:2019-02-18 09:03: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这个寒假,郑先生家的几次晚饭很有“仪式感”:每次开饭前郑先生就会准备好摄像机,然后儿子认真地从锅里盛饭,边盛饭边说:“奶奶,我帮您盛饭。”郑先生一边指导一边录下全过程。

  这并不是郑先生家吃饭时的正常状态,他们全家都在配合着帮儿子完成寒假作业。郑先生的儿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今年的寒假作业有一项是“拍文明事”“讲文明事”“写文明事”。要求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身边的文明行为,并且最终用小报的形式呈现。

  “这项作业的初衷是好的。”郑先生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文明行为都是悄然无声中进行的,不是刻意而为。这样当成作业一布置,就好像文明行为是可以摆样子似的,太形式化了。郑先生的儿子比较内向,平时也经常给奶奶盛饭,但是面对镜头,还要边盛饭边特意跟奶奶说话,总是做不出来,只好一遍遍演练。“这么一弄,孩子只觉得好玩儿,当成游戏了,作业的初衷反而被淡化了。”郑先生说。

  为孩子的作业而烦恼的绝不仅是郑先生一位。

  王先生这两天迅速网购了华容道等小时候玩过的玩具。“这是买给儿子的,也是买给自己的。”王先生说。

  王先生的儿子天天,现在上小学二年级。王先生平时辅导天天写作业,虽然偶有不顺,但是基本上还没有遇到过太大的难题,但是前两天的一道数学题真让王先生花了不少时间。题目是一个平面的“华容道”,给孩子的任务是:写出用几个步骤才能把其中“曹操”移出来。

  天天从来没有玩过华容道,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而王先生也是多年未碰过这些儿时的玩具,最初也有些蒙,再加上完全在纸上演练所带来的不便,王先生表示:晚上给儿子辅导功课比白天上班还让人崩溃。想来想去,王先生干脆上淘宝购买了华容道、七巧板、鲁班锁等益智玩具。“这些游戏开发智力其实挺好,就是怕孩子做不出来,老师又要求必须有答案,就要家长帮忙。这不是给每天下班回来筋疲力尽的家长出难题吗!”

  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家长与孩子成长之间的矛盾、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其中,“辅导孩子写作业”几乎成了家长吐槽的最大“槽点”,甚至有家长被气成了“心梗”。

  而现在正值孩子与家长“密切接触”的寒假,作业,无疑也成为影响亲子关系的最常见导火索,不少人这样描述: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虽然,因辅导孩子作业而进了医院的故事仅是个别,但是,家长在朋友圈里抱怨自己被“奇葩”作业“完虐”的事情却是在“家有学生娃”的千家万户中实实在在地发生着。

  是学校的作业越来越“奇葩”了?还是家长反应过度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家长、一线教师还有专家,试图分析“奇葩”作业的前因后果,缓解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奇葩作业特别多原因之一:题目在创新,答案还在奔向创新的路上

  几乎所有给孩子辅导过作业的家长都认同,现在的作业跟自己小时候很不一样了,形式更加灵活了、难度也越来越大了,“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少之又少。

  确实,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在作业上表现为更加注重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多作业题都会以实验、项目、小报等形式完成,即使是书面作业,也更倾向于把题目融入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中。

  所以,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成了很多家长下班之后的“必修课”。不过,真正让家长们“崩溃”的还不是辅导本身,而是在被不断创新的作业形式一遍遍“洗脑”之后,他们骤然发现那个名为“标准答案”的“紧箍咒”仍然在大行其道。

  陆文的儿子陆路正在南方某一城市读小学三年级。

  陆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回忆到,一天儿子拿回来一份满是“红叉子”的语文作业,作业中有一小段描写石榴花的文字:嫩绿的叶子、火红的石榴花,最后一句把石榴花比喻成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题目主要围绕这个比喻句展开,让孩子回答“写出了石榴花的什么特征?”陆路在答题区填上了“形状”。

  陆路的这个答案被划上一个红叉子,老师给出的正确答案是:写出了石榴花的美丽与活泼。

  “为什么把石榴花比喻成小喇叭只能回答‘描写出了石榴花的美丽与活泼’而不能是别的。我儿子的答案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也有他的道理,也不至于是错的呀!”陆文说。

  “现在很多学校是想创新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但是作业有了创新的出发点后却遭遇了老师的标准化思维。

  题目已经创新了,答案似乎还奔跑在通往创新的路上。为什么?

  “其实学校也希望出一些开放性的、没有标准化的题目,但是考试怎么办?”熊丙奇说,现在的基础教育的改革,无论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还是作业的改革,都面临着“不管怎么改,最终都面临标准化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和家长的矛盾、老师和学生的矛盾就产生了。

  上海的王女士也正为此烦恼。

  王女士的儿子阳阳上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时的一次语文作业是这样的,让孩子按照例题的形式仿写句子。例题是:“开心 非常开心 我感到非常开心”。阳阳跟爸爸讨论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开心,很开心,我感到很开心。”

  “儿子那天的作业我也看了,觉得‘很’和‘非常’都是形容程度的,应该不会有错。”王女士说。

  没想到王女士和丈夫都认为正确的答案,老师也给了“红叉子”,原因是必须用“非常”来组句子。“不是要培养小朋友的创造力吗?题目又没有要求必须保留‘非常’来组句子,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思路?”王女士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如何继续辅导。

  那么不辅导行不行呢?

  “当然不行!”天津家长胡女士说,老师开家长会的时候已经明确告诉家长了:一年级成绩好坏,完全在于家长的努力程度。“而且,老师会让得了100分的小朋友举着卷子站在讲台上拍照,照片发到群里,哪个家长能淡定?”

  奇葩作业特别多原因之二:创新性来了,科学性还在路上

  除了部分老师还习惯性地对“标准答案”情有独钟,那些已经有了创新外衣的作业,本身也还缺少足够的科学性。

  王女士还记得一道数学题,题目是让学生在一排动物中找出“有四条腿的小动物”和“有两条腿的小动物”。

  作业给出了8只小动物的图片,“图上画的很多只动物都是完全拟人化的两条腿站立的,比如猴子,再比如兔子,是看起来像‘洋娃娃’一样坐在地上,还画出了两只‘手’,对于孩子们来说,实在有些蒙圈。”王女士说,这些一年级的小朋友有的会去调动自己大脑中的常识去回答问题,有的就会在图片中数。结果不少孩子出了错。

  王女士的儿子阳阳则更加“与众不同”,他只给7只动物做了归类,还有一只天鹅他既没有归入“四条腿的小动物”中也没有归入“两条腿的小动物”中。“因为图上画的天鹅正在水面上游泳,两条腿全部在水下看不见了,所以,我儿子认为这只动物无法进行归类”。

  阳阳的答案自然不符合“标准答案”。

  “我相信老师绝不会是有意为难孩子”,王女士说,不过出题人在出题的时候考虑得并不够严谨,至少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看问题的视角会与成年人不同,他们有时候会“脑洞大开”。

  “教育创新本身是好的,但是在创新过程中是否对科学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熊丙奇说。

  显然,作业的设计在科学性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奇葩作业特别多原因之三:还有一大波“伪创新”也上路了

  还有一些作业之所以“奇葩”,是因为它们完全就是“伪”创新。

  很多小学生都完成过“保护鸡蛋”的作业,也有不少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在西方万圣节前后做过南瓜灯,甚至有媒体报道,那一两天的菜市场上会出现“一瓜难求”的情况。

  为什么说这些作业是“伪创新”?并不是“保护鸡蛋”、让孩子动手做南瓜灯不是好创意,而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容易走过场、走形式,让本来挺好的创新流于形式。

  北京的刘丹有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有一次,老师留的作业是让孩子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做一个手工作品第二天带到学校,“我觉得这个作业本来挺好的,让孩子形成环保意识,但是,谁家里当时正好有足够的废旧物品?又正好有很好的创意马上能形成作品?”刘先生说,所以,那天他们去超市买了一箱易拉罐饮料,发动全家“解决”完这些饮料之后,用这些“新鲜出炉”的“废旧物品”帮女儿完成手工作业。

  “其实,就算家里真的有废旧物品,孩子也不同意用‘废物’做作业。”刘先生说,因为孩子会觉得“拿不出手”。

  为什么按照老师“要求”完成的作业,会“拿不出手”呢?

  其实,老师在评判作业的时候真的不会看孩子在废物利用上动了多少脑子,迸发了多少创意。受到表扬的往往是那些“漂亮”“精致”的作品。“这些作业就是打着‘研究性’旗号的家长才艺大比拼。”已经有了多次类似作业经历的刘丹这样总结。

  面对家长的吐槽,很多教师表示委屈。他们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是下了很多功夫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的家长并不能真正理解作业的初衷就急于吐槽。北京某小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语文老师介绍,她曾经让学生根据《画杨桃》这个故事,说说自己懂得了什么道理。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多角度看待问题的道理。而班上有个孩子的答案是“不要贪财,要为别人着想”“我没有给这个孩子判‘对’,因为基于给定的材料和条件从段落的角度出发,还是应该指出主要的、核心的问题,应该总有最佳指向的答案。”

  有不少教育研究者指出,无论是课堂上的提问还是课后的作业,其实都带有明确的训练目的,比如有不少家长吐槽“数学题为什么非得每个步骤都要写、低年级的汉字书写为什么一定要求不能出格”,其实背后都是有“训练孩子严谨思维”的目的。

  就像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课程室主任朱传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的电话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作业也好,上课回答问题也好,都是为了训练孩子的思维,对于那些多角度思维的问题,任何一个角度的问题都有成立的条件,才会有相应的结论”,“奇葩”作业问题也是如此,要对老师、孩子、家长三方的问题都有充分的理解,“否则三方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就会自说自话了”。

  不过,教育的问题无法等待。就在成人们还在争论作业是否“奇葩”时,很多孩子学“聪明”了。

  北京初一学生家长黄女士说,自己的孩子以前有个习惯,做完作业后总愿意跟家长讨论讨论,但是最近这个习惯不见了,前两天黄女士发现女儿写寒假作业时,一边做一边去后面对答案。便对孩子说,如果有不确定的可以一起讨论一下,结果孩子回答:“跟你讨论的又不是标准答案,浪费那时间干什么,还不如对着标准答案再去往回推。”(为保护未成年人,文中未成年人及家长均为化名)(实习生 徐司羿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樊未晨)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