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留声》在京首演引反响:讲述当代梨园子弟成长记忆

发稿时间:2019-01-10 09:5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

  2019年1月6日,话剧《留声》在北京剧空间剧场结束了为期三天的首轮演出。作为一部讲述当代梨园子弟成长的时代记忆作品,话剧《留声》以独特的视角向京城的观众展示了当代社会京剧传承的独特风采。

  传统戏曲版“大江大河” 一代梨园子弟青春记忆

  话剧《留声》聚焦当代的戏曲教育这一特殊的文化传承领域,描述了面对时代浪潮的冲击,年轻的梨园子弟和老一辈戏曲教育工作者们的抉择与坚守。作品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勾勒了传统戏曲一度式微的背景下,青年学子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做出的努力。

  近年来,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不同媒介、多种形式的传播下,传统戏曲正逐步回归当下国人的视野。从昔日的式微到今日的再度复兴,戏曲行业的从业者们伴随着戏曲艺术的大起大落,见证了一个时代文化浪潮的剧变。今天活跃在舞台上的青、中年戏曲演员,都不约而同的在其少年求学阶段经历过一段沉寂与徘徊的时期。话剧《留声》正是以这些昔日的戏校少年和他们的老师为主人公,见微知著地勾勒出属于戏曲艺术的“时代画像”。

  演出结束后,就有观众将这部话剧与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大江大河》联系在一起,认为都是由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的成长轨迹展现时代浪潮。而《留声》的特殊之处便在于将“梨园子弟的特殊经历展示给了更多的观众”。

  对此,本剧的导演王昊同样深有感触,少年学戏的经历成为他创作这部作品的原始动力,他认为话剧《留声》可以看做是“所有学戏少年们共同的青春回忆”。

 

  最感人:两代戏曲人的抉择 最难忘:梨园行内趣事多

  小剧场话剧《留声》在位于西城区的剧空间剧场共演出三场,观众反响十分强烈。演出过程中,观众被剧中展现的戏曲行业特有的术语和习俗所吸引,并为剧中戏校学生们发生的各种趣事发出阵阵笑声。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戏校老师为戏曲学校的保留而奔走努力的情节又令不少观众现场落泪。

  在一出悲喜交加的作品中,令观众们最印象深刻的,是舞台上所展现的戏曲领域特有的行业故事,这其中有不为观众所知的后台趣事,也有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辛辣。许多从未接触过戏曲艺术的观众在看完话剧《留声》后发现戏曲艺术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老”,反而充满趣味并值得年轻的观众去了解和探索。

  除了独特的行业趣事,话剧《留声》最为打动观众的,是剧中两代戏曲人的代表——梁氏父子之间的情感羁绊。剧中的父亲梁云山,也是留声戏校的老师和戏曲名家传人,一心想让儿子继承梨园文脉的他却最终无奈地接受了儿子离开戏曲行业、追求个人梦想的现实。观众们感动于梁云山对戏曲艺术的坚守,而对儿子梁伯坤放弃戏曲艺术的选择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有的观众为戏曲世家的传承断代而感到可惜,而更多的观众则认为老一辈戏曲艺术家能够尊重年轻后辈的梦想,是一种开明的精神。

  王昊表示,关于全剧的结尾处理,是主创群体多次讨论的结果。他认为,无论是观众们感到惋惜或是欣慰,都说明作品的结尾引发了观众对于年轻的戏曲从业者所面临抉择的思考。本剧副导演滑国华介绍说,全剧的结尾处理正是现实的真实写照:“戏校里学习的孩子都会面对这种抉择,这是戏曲传承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同样有过戏曲教育经历的滑国华认为,引发观众的探讨和思考,就是赢得大家对戏曲发展关注的一个重要一步,“相信以后戏曲再次‘热’起来了,年轻的学子会有更好的选择。”

 

  “最传统”与“最年轻” 传统戏曲题材出自80后主创之手

  关注当下,关注年轻戏曲从业者的发展,是话剧《留声》与众多戏曲题材文化作品最大的区别。这部以“热血青春校园”为特色的“另类”戏曲题材舞台剧,不仅因聚焦当代的现实主义角度而在同类作品中突显而出,更因带有明显的青春烙印而更容易为年轻的观众群体所接受。

  “之前看过一些戏曲题材的话剧作品,大多都是民国背景的,”看完话剧《留声》演出后,一位80后观众表示这部作品的确令他“眼前一亮”,“这个戏其实是发生在我们同龄人身上的故事,但是他们的青春经历又跟我们不太一样,他们是最年轻的戏曲守望者。”

  青春既是话剧《留声》的最大亮点,也是该剧主创群体的真实写照。作为一部聚焦传统戏曲题材的话剧作品,《留声》的创作者们竟是一群80后、90后们。众多主创里有在戏剧行业深耕多年的“老人”,也有刚刚登上舞台的年轻人,而无论新老,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有过戏曲教育背景的“行内人”。正是少年时期与戏曲艺术邂逅的特殊经历,使得大家对“最传统”的戏曲题材有着“最青春”的思考角度。最终打造出这部风格独特的话剧作品。

  据悉,话剧《留声》在本次首演结束后,将在未来计划开启全国巡演之旅,这只年轻的创作团队将继续努力把戏曲艺术的独特一面展现给更多观众。而本剧的制作人乐波娟也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创作更多与戏曲艺术有关的舞台剧作品,呼唤古老艺术进入当代观众视野。

责任编辑:李华锡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