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2日电(通讯员 马骏)三年前,怀揣着梦想的她,走进北京化工大学时,和其他人一样平凡、普通;三年后,她成为了学校“校园青春榜样”的获得者,各类竞赛获奖证书、荣誉称号不计其数,她的三年累积总绩点4.06/4.33,位居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荣获本科生的最高荣誉——国家奖学金。
赵紫荆,一名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的学子,她用无悔的大学青春时光书写着蜕变与成长的故事。她说,正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句话,激励着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一件事全力以赴。
专心学业,持之以恒
学业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一学年结束,她便取得了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她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更加努力的前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二大三学年共30门专业课程中,她有19门在95分以上,9门在90分以上,课程优秀率高达93.3%。她连续三年荣获国家奖学金,此外还获得了超分子奖学金,荣获校级“青春榜样”等各类荣誉称号6次。连续三年位居专业第一的她,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学霸女神”!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她刻苦的求知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她常说,其实自己并不聪明,只是比别人勤奋一些。在学习过程中,她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学习三步曲”。第一步,在课前,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预习可以帮助她了解上课的整体框架,做到“成竹在胸”,对书上的难点提前把握,以免上课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第二步,在课中,要认真听讲、勤做笔记。关于这一点,在学院举办的优秀学长学姐经验分享会中,她这样向学弟学妹传授做笔记的心得体会。“听课的过程不仅仅是在接受知识,还调动了眼睛耳朵等多感官,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更深刻。而且老师的经验丰富,在课堂中会传授书本上没有的学习经验或技巧,认真听讲可以节省课后学习的时间。”
赵紫荆在做笔记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体会。她主要记录这样三点:一是大体记录老师的上课思路以便课后复习,二是着重记录自己的易错点疑难点以便日后解决,三是根据老师的上课特点选择性记录自己印象浅的知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一门课程我都坚持做笔记,每一学期末看到满满的笔记,幸福的充实感油然而生。”赵紫荆翻开自己厚厚的几本笔记,露出了甜甜的笑容。第三步,在课后,要及时复习。这样可以帮助整理上课时模糊的知识点,梳理知识、加强记忆。当日的课程尽量及时复习消化,提高学习效率。
潜心竞赛,孜孜以求
在基础专业课程学习之外,她不断挑战自己,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她取得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三等奖、第33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类A组市级二等奖、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北京化工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多项学科竞赛证书。由于竞赛时间往往都在课程学习之后,知识点都已经模糊了,所以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她非常注重基础课程的复习。对于结果,她并不看重,而享受于徜徉知识海洋的快乐。学科竞赛不仅让她巩固并深化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她攀登知识高峰的勇气。
在科研探索领域,她也从未停下奋斗的脚步。大二时,她参加了学校的萌芽杯科技竞赛。在冯拥军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多孔硅酸镁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其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的科研课题,并获得院级一等奖、校级二等奖。大三时,她申请了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卫敏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滑石前驱体法制备镍基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对糠醛的选择性加氢性能研究》的科研课题。2017年,她入选学校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之“超分子”学科交叉班。从刚开始的实验探索、实验失败到最后实验成功出数据,她更加深刻理解了科研人员的快乐和辛苦,也明白了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尽心发展,全力以赴
在班级中,作为学习委员的她,常常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考前印发考试资料,协助老师进行教学工作。她希望帮助班级更多的同学提高学习成绩,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同学进步。
在学院中,作为理学院学业发展辅导中心主任,从干事到成功竞选部长再到主任,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奉献的快乐。在学业发展辅导中心这个大家庭里,她服务学院同学,奉献自己,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她发起创办日常答疑、朋辈沙龙、课业辅导等品牌活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为营造良好学风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社会中,作为热心公益的公民,无论是“一带一路”服务,还是敬老院、社区,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相信,全面发展、服务社会,这样的人生才最有价值。
回望她的大学时光,在大一学年,她注重基础知识学习,调整学习节奏,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在大二学年,她深入专业知识学习,致力学科竞赛,初步接触科研探索;在大三学年,她梳理化学知识网络,注重知识拓展,深入探索化学研究。一路走来,她总是心存感恩。她说,衷心感谢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正因为你们的爱与支持才成就了自己,自己的每一份进步都离不开你们的关心陪伴。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