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受访者坦言身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严重

发稿时间:2018-08-23 09:2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有些小学老师不负责任,家长把这种担忧带到了幼儿园,催着老师多教课。”张莲说。

  调查中,91.4%的受访者表示很多幼儿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有“抢跑”心理,其中32.5%的受访者直言非常多。

  受访者认为幼儿园“小学化”的其他原因还有:部分小学入学时有知识能力测试(55.4%),受学前教育培训机构宣传影响(52.7%),幼儿园缺乏科学教育理念(45.8%),幼儿教师教学素质水平低(21.0%),幼升小缺乏很好的衔接机制(17.5%)等。

  徐姜向记者介绍,上海的公立小学严格遵守“零起点”教学规定,但很多民办小学会要求孩子入学前掌握一些拼音识字知识,助长教育“抢跑”风气。“我家孩子没有经过小学化训练,没有通过民办小学入学考试”。

  湖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讲师涂丽华认为,首先,整个社会的竞争氛围使父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抢跑”,虚荣心也导致家长相互攀比。其次,幼儿园师资水平有限,不少幼师缺少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由于以上原因,许多幼儿园因不提前教拼音、识字等小学内容反而流失生源,而那些以“小学化”特色吸引众多生源的幼儿园则办得风生水起。她还指出,幼小衔接失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有些小学招生时组织‘幼升小’考试,另一方面,部分小学认为‘幼升小’的孩子本就该懂一些基本拼音、读写知识,不再‘零起点’教学。而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也让这个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目前从中小学到高考的纵向教育评价,主要还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根源。其次,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之间的校际差距比较大,很多家长或学生期望能进到更好的学校。而且当前部分幼师在教学中常常将小学的教学模式带入幼儿园。

  61.8%受访者期待政府加强监督引导,落实《通知》中的规定

  徐姜认为,“抢跑”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家长,“有些家长容易焦虑,‘抢跑’也成了一种惯性的状态。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考虑问题。”

  张莲认为,家长的“抢跑”观念必须要改变,要想幼儿园彻底不教学科类知识,政府也应该管理严格,可以设置专门举报渠道。

  张妍表示,政府不但要出台政策,禁止幼儿园设立小学课程,同时也要禁止小学举行入学考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她认为,幼儿园应该多注意开发幼儿的潜能,而不是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家长也应该多学习一些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

  如何有效扭转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调查显示,61.8%的受访者期待政府加强监督引导,落实《通知》中的规定,54.9%的受访者希望各级政府形成合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53.0%的受访者建议多部门合作对违规办园办班行为进行监管,51.8%的受访者建议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幼儿健康人格,28.6%的受访者希望不定期抽查,保证小学“零起点”教学,22.2%的受访者建议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储朝晖指出,治理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关键要完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同时要传播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

  涂丽华认为,彻底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有赖于我国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理念的回归、幼儿园师资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国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依据教育部通知,切实做好专项治理工作”。

  (原题为:《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调查》)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