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去买水果,小贩多找我50块钱,还不还?这时我转过身来,‘师傅,你多给我找50块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在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嘉尧有趣的表演下,学生们爆发出一片笑声。此时刘嘉尧话锋一转:“小贩一看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同学,你再拿俩梨吧,我那秤不太准’。”台下又是一阵笑声。
一改以往思政课的枯燥沉闷,河南大学思政课课堂上,教师们妙语连珠、金句不断。自推进思政课建设以来,曾被吐槽“填鸭”“说教”“划重点”为特点的思政课摇身一变,如今成了河大的“抢手课”。
理论从“本本”走出,教师肚里要有“货”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多、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的战役。”在江苏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河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春强饱含深情的讲述感染了在场学生。
假期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课堂搬到了历史发生的现场。“从焦裕禄纪念馆到红旗渠纪念馆,从大别山到台儿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兴茂说,通过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精神的发扬者和传播者。
“部分教师上思政课,用旧案例阐释新理论,或者只有理论、没有案例,甚至理论都没有吃透,只能照本宣科,学生怎能喜欢?”在张兴茂看来,让理论从“本本”中走出来,关键是教师肚子里要有“货”。
“培养青年教师,教师个人、学院和教研室都要重视,形成三方合力。”张兴茂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嘉尧、张涛等是2013年新入职的教师,为了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学院每学期举办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如今,马克思主义学院锻造出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77人。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一大批思政课教师通过校内外宣讲等形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专题宣讲活动,涌现出一批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每周四上午的学术研究制度,我们会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建设的支撑作用。”张兴茂表示,通过教研活动、教学研究团队培育等,培养一大批受欢迎的思政课教师,他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思政课变得“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
内容为王是思政课上出效果的关键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是一个做梦都想胜天半子的人,最后却畏罪自杀,为什么?”这是一节平常的思政课,课堂主题是“英雄与群众史观”。任东景老师设问,学生讨论,气氛热烈。最终结论是:祁同伟脱离了人民群众,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终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被人民群众所唾弃。
不再照本宣科、囿于理论,而是从现象级话题导入,由现实上升到理论,再将理论回归现实、指导现实。“只有将教学重点与学生兴趣点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性。”对此,刘嘉尧深有感触。
“内容为王,这是思政课上出味道、上出效果的关键。”刘嘉尧说,教师只有从与学生成长、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谈起,再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
“‘一带一路’倡议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篇名为《“一带一路”新机遇》的小论文,是2016级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陈国泰小组完成的“形势与政策”课后调研成果。“在发挥这门课应有的知识教育功能的同时,还要努力发挥它的价值引领作用。”主讲教师卜万红说。
改变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单向灌输,改革打破教学壁垒,搭建起师生间的交流共享平台。自课改以来,河大思政课教学形成了一些教学特色和优势,品读经典、社会调研、短剧表演等,充分调动起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思政课教师还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富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学生理论骨干。
让学生在思政课中汲取思想力量
“真学、真信、真教、真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训,思政课教师要做大学生的青春引路人。
2017年9月,学校党委书记卢克平深入课堂了解思政课教学情况。听过课后,卢克平对思政课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思政课要注重培养学生德行,帮助学生树立并不断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幸福感和获得感。”
“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在教学原则上,以人为本,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突出解惑,而不仅仅是传道、授业;在教学着力点上,做到政治素质和人格完善、做事和做人并重。”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马润成说,只有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他们走入社会后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17年12月,河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环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剧大赛暨成果展演”现场,一个个鲜活的题材,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情节,一幕幕引人深思的往事,深深感染着在场每一位师生。这项至今延续11年的活动,从“思修短剧”发端,形成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教学方式。
为让学生切身了解历史、感知社会,每名任课教师会与学生讨论剧本,采取“双向教育”形式,让思政课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短剧编排和老师的修改,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思政课的力量,对我的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2017级体育学院学生闫世超说。
小切口、大主题、全过程、全方位、全参与,既是河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鲜明特征,又是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积极探索。
面对已迈入大学校门的00后,思政课如何提供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精神食粮?马润成心中有了清晰答案:“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提高‘亲和力’和‘针对性’上下功夫,让学生在思政课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获得放飞人生梦想的强大思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