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外译《李太白年谱补正》 学子成为文化传播新生力量

发稿时间:2018-05-31 10:23:17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青年网

  芬兰当地小学邀请于韦斯屈莱市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去他们那里参加国际日活动。图为该校五六年级学生在摹写志愿者谢宝玲交给他们的中国书法。

  黄一凡在宿舍用法语翻译《李太白年谱补正》。她未来还将试着翻译《牡丹亭》和《西厢记》。

  国际口笔译大赛由北京语言大学联合美国、法国、英国等全球多所知名翻译院校举办,目前已吸引了众多海外学子的参与。据悉,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将汲取这一国际赛事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举办国学双语国际口笔译大赛,启动“中外卓越青年培养计划”。

  当下,一些海外学子尝试借助经典外译、国际翻译大赛等形式,利用所在学校的社团、友好家庭、社会组织等平台,阐释中文蕴涵的独特韵味,传播中华文化。

  学子外译经典

  期待由中外文化工作者合作完成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中文——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日益走向国际,世界掀起“汉语热”。

  但是,许多海外学子都意识到:如果只是停留在学习语言的层面,还不能真正达到“热”的效果。更深入的学习层面,是对中文意境的理解和传播。“在翻译学中,有一个语言的不可译现象。”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现就读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荣晗说,“中国文化中的意象、韵律和意境有其自洽(Self-consistent)体系,西方的文化、历史和哲学也有自己的系统;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可通约性——也就是不能简单互译。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单凭让更多人学习中文还是不够的,必须要让更多的人通过经典著作了解中华文化意蕴。”

  巴黎索邦大学的黄一凡也认可这种观点,她认为:“中国经典作品能讲好中国故事。文化的交流必须要抓住核心。”目前,黄一凡正在翻译诗人袁枚的作品《苔》。她坦言:“中国文学经典作品中的很多字在外语中无法找到对应义,这个时候就需要注释。而这最好由中国的翻译家和西方汉学家或者文化工作者合作完成。”

  但黄一凡的“野心”并不局限于此。她接下来的目标是翻译《牡丹亭》和《西厢记》等传统名篇,把文本翻译和舞台表演融合起来。她表示:“从事外译经典工作的人不少,已不算个别现象。在读本科的时候,学校开设了《中华文化外译》的课程。许渊冲先生的《唐诗三百首》(英译本)和赵彦春教授的《英韵三字经》都是我们的案头书。越来越多的人爱上经典翻译,让世界领略中国之美。”

  热衷语言大赛

  通过中文朗诵结交了许多朋友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融合演变,语言也融会变通,产生相当比例的外来词汇。例如英语就曾受到法语的影响,近代汉语的很多词汇也来自外语。中国文化要想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必然要与各种不同的文化展开交流。这也是各种国际语言大赛活跃的原因之一。这类大赛也为海外学子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舞台。

  英国赫尔大学的李凤凤是一个比赛发烧友,热衷于参加各种和语言有关的比赛。她已经连续参加了三届“中外青年学生口笔译大赛”。“虽然没能取得好成绩,但是通过大赛平台,我得以结识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青年,领略英国的绅士、德国的严谨、法国的浪漫、俄罗斯的粗犷、美国的实用……我们一起切磋琢磨,而中国语言的稳定性、丰富性和典雅性也得到各国青年的青睐。”谈及这个话题,李凤凤难掩激动,“在一次比赛中,有个土耳其的留学生现场聆听了我的中文朗诵,就要到了我的联系方式。现在我们成了语伴。”

  现在,像这样的国际大赛还有不少。2018年5月19日,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创建首日即启动了中外青年学生口笔译大赛项目、中外青年学生语音语调大赛项目等国际赛事。

  兴趣小组、文化沙龙、友好家庭……

  到处可见热心的中国学子

  中文国际传播,经典外译和国际大赛只是点,学校、家庭和社会才真正构成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线和面。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借助留学目的校的学生社团、留学目的国的友好家庭和一些社会组织举办的志愿活动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文的国际传播。

  居爽现就读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她所在的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学校里一些中国留学生和爱好中国文化的国际学生组织了一些关于太极、汉服、诗歌的社团或兴趣小组。“这些社团和兴趣小组成为国际学生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纽带。”居爽介绍道。

  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的谢宝玲加入了友好家庭项目。她的友好家庭女主人萨纳(化名)是芬兰的一位教育官员,关注职业教育;她经常往来于中国、卡塔尔、韩国等地。谢宝玲就承担了萨乌利的小孩的汉语教学,有时她也会教邻居家的小孩太极和中国书法。

  而李凤凤更倾向于通过志愿活动的形式推动中文国际传播。比如当地的足球联赛、学校的语言帮扶中心等,都是她大显身手的地方。李凤凤建议:“在英国有一些武馆教武术、禅修。如果以个人为单位,可以鼓励学者借武馆的中国文化氛围给大家做一些文化沙龙。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许明,对中文的国际化传播颇有心得。他认为:“外译经典、国际大赛,这都只是形式。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必须要由形返魂,借助‘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东风,将国学和双语这两个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向全球传播中国智慧。”

  逾60万中国学子负笈海外,他们有热情,有想法,他们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生力量。(邓啸林)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