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一小江湾城学校学生正在练习书法。 本文图均为徐洋 图
4月10日,四川省教育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达州市通川区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四川将全面完成44万幼儿保教费减免任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42万普通高中、36万普通高校学生和20万中职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免除37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生学费,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4.8万本专科学生、3万中职学生实施特别资助。2017年,四川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坚持方向精准、区域精准、对象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的“七个精准”,确立“治愚、扶志、扶智”的“一治两扶”方式,形成“2+6+N”扶贫工作政策体系,全省教育脱贫“四梁八柱”基本搭建完成。
通川区蒲家中学学生正在制作油纸伞
截至2017年底,全省“全面改薄”覆盖学校1万余所,累计开工校舍1082万平方米,设备购置47.9亿元。生均校舍面积由2013年的7.5增加到8.6平方米,增长14%;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由996.4元增加到1380.5元,增长39%。全省中小学校接入互联网达到95%,十多万个班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538.5万学生实现“人人通”。去年,全省还通过实施《十年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与全省教育同步发展。按照“大村独立举办、小村联合举办”思路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开办村级幼教点4736个,招收幼儿18.6万人,缓解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学位不足、双语难问题。推进实施15年免费教育,惠及学生150多万人。实施藏区千人支教十年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共选派教师3500余人到藏区、彝区开展支教。
“教育脱贫就是要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缩小教育差距,帮助贫困地区孩子享受同样公平、优质的教育,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道,目前全省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偏远农村地区,教育基础差、底子薄、质量低,是该省教育最大的短板,是教育发展最不平衡的地方。
“当前,教育脱贫攻坚也到了涉深水、过险滩、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朱世宏介绍到,目前,全省还存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任务艰巨,“五长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辍学的现象,特别是民族地区小学升初中、初中三年级辍学问题较为严重;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不足,学位不够、床位不足、条件较差等矛盾突出,如45个深度贫困县中还有19个县未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一些县大班额、大校额、大通铺现象严重,80个人一个班,两个人挤一铺,学生住不下、学不好。一些县项目资金沉淀在账上“睡大觉”,项目规划拍脑袋,土地无法落实,项目无法启动,资金效益无法体现。
2018年,全省将实施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和“9+3”学生学历提升计划,开展“9+5”免费教育试点;启动实施贫困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计划,组织我省高等院校通过“单列计划、降分录取、订制培养、签约免费、本土就业”等方式,培养本土师范、卫生、农技等人才2500名;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各地教育城域网建设,形成一个区域性互联、互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的基础框架,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普通话推广提供全方位服务。
(原题为:《好消息!今年四川将免除37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生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