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女大学生小方按要求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款27000余元,结果这些钱直接打入了对方公司账户。
“我被人骗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请你们帮帮我。”一个月前,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小方,找到学校的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向值班律师寻求法律帮助。
小方的遭遇要从去年12月底说起。
“我学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马上就毕业了,学校的课也停了,剩下的时间就是让我们去实习。”为了找到实习的单位,小方把自己的简历上传到了某求职网站上。
没几天,就有公司给小方发来面试的通知。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后,小方就被录用了,不过对方提出正式上岗前要进行培训。“他们说给我安排的工作专业要求比较高,要先参加培训课程并通过考核后才可以上岗。”
迷迷糊糊的小方就与对方签订了一份《实训及就业服务协议书》,约定实训周期4个月,实训费25000元。
这么一大笔钱,小方肯定拿不出来,对方贴心地给她想了个“办法”。“他们向我推荐了一个网络借贷平台,说可以在上面借钱,每个月只要还一点利息就行了。”
就这样,小方在对方的“指导”下,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款27000余元,分24个月还清,借款年利率10%。“我都没看到钱,借款下来后就直接打到他们公司的账户里了。”
钱都交了,那就好好上课吧,结果去了两次,小方就觉得不对劲了。“课上教的都是很常见的计算机知识,都没我们学校老师教得好,对我来说根本就没什么用。”更让小方焦虑的是,网贷首期还款期限将至,她实在是无力偿还。“每个月要还1500元左右,我还没工作,哪有钱来还。”
于是,小方联系上对方公司,表示不想参加培训了,想把钱要回来。此时,对方拿出当时签订的协议,称钱可以退给小方,但根据协议她要承担实训费30%的违约金。“他们说由于我提前终止协议,要付7000多元违约金,当时我签协议的时候,也没仔细看过,根本都不知道还有这条。”
不知如何是好的小方,最终找到了学校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寻求帮助。
听完小方的诉说后,值班律师姜吾梅详细向她解释了涉及到的相关法律问题,安慰她不用担心。“他们这个就是借实习之名,行收取费用之实,再结合变相强迫大学生网络借贷还款,符合合同法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属于无效合同。即使你签了字,也没有什么约束力。”
另外,根据教育部等五部委制定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规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实习单位不得向学生收取实习押金、顶岗实习报酬提成、管理费或者其他形式的实习费用。“因此从协议的内容约定上来说,也是无效的,你不用担心。”
在姜吾梅律师的建议下,小方选择了报警,民警介入调查后,该公司主动退还了已收取的网络贷款27000元,解除了小方的网络借贷平台借款,双方协议也随之终止。
小方的困扰圆满解决了,姜吾梅律师还是要提醒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如果有单位收取任何形式的实习押金或实习费用,要坚决地拒绝。碰到类似侵权案件,不要惊慌妥协,而是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及时向老师、家长反映,寻求帮助。同时,不要轻易碰触网贷、校园贷等网络借贷平台,保管好自己的个人资料,不要轻易将身份证、照片、视频资料等个人隐私透露给中介平台。(记者 杨渐 通讯员 余友飞 谢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