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题考查侧重基础 ,加强图像判读应用
潘明玉(哈三中高三地理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2018年地理高考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比,在考核目标和考试范围方面保持一致,没有变化。预计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命题特点等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仍会从地理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入手,贯穿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进行考查。2018地理高考试卷将突出几个特点,即平稳性、基础性、能力性、实践性、学科性、综合性。
备考建议:
1.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构建知识体系。地理复习要以运动特征、区位分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线索,抓住主干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2. 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加强图像判读应用。强化空间思维和地理图表的解读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提升地理实践力。关注国际和国内的“大事件”,尤其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凸显学科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试题解读,强化表达能力,研究真题,把握命题趋势。重视真题的练习与分析,总结方法规律;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有序性、严密性,加强语言文字表述能力和书写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过程,把握事物本质特征,准确而简明地使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
历史:考纲侧重五大重点 ,试题题号或有调整
孙巍(哈三中高三历史备课组长、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市新课改先进个人):2017年历史高考考纲较2016年有一些调整变化。与之不同,2018年历史考纲与2017年比无明显变化。只是受到政治学科题量影响,2018年历史试题题号不能确定是否与2017年的一样,学生要灵活应对,适应任何变化。
考纲中需要关注五个重点:
1.核心素养:突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
2.能力要求:重视“发现问题”和“创设问题”的能力提升。
3.理论指导:强调问题意识和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
4.细化目标: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发现历史问题,讨论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等。
5.减少考点:选考部分延续2017年,依旧删除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模块,选修题仍是三选一。
应对策略:
1.进度:学科一轮通史复习尽量在高三上学期结束,为下学期的专项和专题训练留出时间。
2.重点:强化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和阶段特征的理解。强化对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的把握。
3.选题:高三下学期以高考真题训练为主。将全国卷高考题进行整合训练,如历年选择题按题号汇总、历年40题分类汇总,据此探索和把握高考命题方向与考查重点。
4.引领: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学会质疑和批判,在史实与现实之间、史实与史料之间建立正确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