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预录麻省理工为何不可能?专家:美校不青睐网红神童

发稿时间:2017-12-12 11:01:00 来源: 澎湃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山东莱阳14岁中学生李向楠称被麻省理工学院预录取引发了多方热议,莱阳教体局12月11日已明确表示此事失实。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从事美国留学工作超过二十年、被业内誉为“美国留学教父”的学美教育总裁张恒瑞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分析了美国名校不会预录取所谓神童的原因。

  张恒瑞告诉澎湃新闻,和中国国内有大学少年班不同,美国名校对于“天才” 或“神童”是持谨慎态度的,录取的学生绝大部分的年龄都是17岁起,即使有个别表现很优秀的学生,比如奥赛金牌,也往往只能提前一年被大学录取,并且都要通过正式的录取程序,需要递交申请材料,有托福和SAT的成绩、有高中的成绩、有老师的推荐信等,且要通过招生官的审核,大学招生办才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向学生发放录取通知,“美国没有预录取通知书这一说的”。

  12月10日,张恒瑞先生新书《藤校精英养成记——步步为赢的美国名校升学路》在上海书城发布。这是继《选择决定命运》、《智取常春藤》、《留学真经:走进美国高中》后美国名校升学指导方面的又一力作。

  上海市台办交流处处长王跃表示,张恒瑞先生来自宝岛台湾,专业从事美国留学业务已多年,从上海起步专业从事赴美留学咨询工作,目前已经扩展到了全国和全球,公司也已经成功上市。

  现场还有一些家长带着还在读小学阶段的孩子前来,“我希望提早做准备,听了张顾问的分享后收获很大:准备越早达成目标的希望越大。”家长于女士说。

  澎湃新闻就中国山东初中生称被麻省理工学院预录取、留学低龄化、美国常青藤学校录取标准、优秀孩子养成等热点问题和张恒瑞进行了对话。

  张恒瑞向读者分享留学美国经验

  【对话】

  美国不鼓励神童培养

  澎湃新闻:最近山东莱阳市实验二中年仅14岁的初中学生李向楠称被麻省理工学院预录取,网友就此事的真假争议不断,当地教育部门后来也进行了澄清,作为业内专家,您怎么看这一事件?

  张恒瑞:我当时一看到这则新闻时就觉得不太可能是真的,即便是奥赛的金牌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有可能表达了希望学生申请,但不存在预录取,因为没法预录取。材料都还没有被审核过,只知道是金牌,都不知道你的托福和SAT考了几分,也不知道在中学的成绩怎么样,甚至都没看过老师的推荐信。就像一个优秀运动员,有教练会告诉家长说,我们很希望要你的小孩,由教练给你发出所谓的Likely Letter,这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还是要经过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审核,只是说从教练的角度,我就是要招你,招办那边我会去协调,但没有预录取通知书这一说。

  澎湃新闻:对于小小年纪就拔尖的神童学生,我们中国国内有少年班,美国名校有对应的天才班么?

  张恒瑞:年纪很小就已经学了很多很超前的知识,美国首先是不鼓励的,也有一些学生年纪很小就进了大学,但是没听过进名校的,因为名校是不支持学生太早进大学的,毕竟心智都不成熟,进了大学以后,没有十七八岁,怎么跟比你大这么多的学生去社交呢?这样是揠苗助长,很可能把未来的一个科学家直接扼杀了。

  澎湃新闻:像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美国名校,学生一般年纪最小的是几岁?

  张恒瑞:17岁以上是起码的,基本上极少数个案,会比别人早一年完成高中的学业,但也只是提早一年进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不会因为14岁提前达到了18岁孩子的学术水平,就代表你是天才,大多数时候只是因为提早学了。美国的人才培养重点是到30岁之后你会是什么人,也不可能有人在14岁就获得诺贝尔奖,所以美国也不会强调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他们认为没什么好特别去骄傲的,而在亚洲,特别中国,却十分看重比别人提早完成了什么。比如别人家孩子都是12岁才过钢琴十级,我8岁就达到了。美国不会这么比,他们看重的是25岁、27岁之后的成熟阶段。不会说这个孩子16岁就得了金牌很了不起,他们看重的是运动的生命有多长,拿过几届金牌,还是仅仅是昙花一现。如果快30岁了,还在国家队里面,还是主力选手,这才是更令人敬佩的。美国的NBA球队很少宣传队员是在高中的时候就被选上,重视的是入队后打得怎么样。这是中美对于孩子培养的差异,也是中国家长存在的培养误区。人的一生很长,是一个持久战,决定要当一个科学家的话,是不是一直持续在进步,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大学在招生时希望看到的。特长培养也一样,并不是特长越多越好,有时并不需要有三个特长,一个就行,这个特长到了什么程度,是不是一直在进步,是不是一直对之有热情,是不是能延续很长的时间,这才是名校更看重的。

  家长误区:进藤校之后就变成了精英

  澎湃新闻:在和众多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您觉得家长在留学方面还存在哪些误区?

  张恒瑞:家长是不是可以客观定位自己的小孩,这是很重要的,如果过于乐观,认为小孩将来是很有潜力的,这是很大的误区。小孩是不是很有潜力,是可以观察出来的。家长心理可以理解,希望说往名校够一够。很多家长对学生定位,就是跟更好的孩子在一起就变得更好,跟差的在一起好像就会更差,家长表面上说是找合适孩子的学校,但是心理上想够一下名校。很多家长认为小孩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潜力很大,我会跟家长说,从我们见面后到申请,还有一段时间,如果这段时间小孩在学校成绩提高了,那我们就有一个新的目标,如果没有,我们就很难太乐观地说小孩很有潜力。

  澎湃新闻:如今留学美国的申请越来越低龄化,这些年去美国读高中,申请难度提高了吗?

  张恒瑞:能去美国念高中,得是准备好了才来的。对于名校的追求,对目标的设定越早,有越长的时间去准备,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在达成目标之后,可以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目标,这是一个准备、培养和成长的过程。首先要把自己培养达到藤校会选你的标准,然后才能进入这个平台。很多人颠倒了,认为小孩进了藤校之后就变精英了。其实首先是把自己培养成藤校要的有潜力的精英,进入藤校之后再去提高自己。

  澎湃新闻: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精英,家长给孩子报名了很多班,各种的补习班您怎么看?

  张恒瑞:英语是最基本的,一些活动,比如团体活动,可以帮助你去社交去适应新环境,也是好的,更重要的是学术水平的提高。所谓学术水平好,就是上好的学校,是成绩好的学生,这是两个不变的标准,全世界都一样。美国的体制是尊重各个国家的教育系统的,你成长在哪一个教育体制之下,然后能在你那个教育体制之下是不是过关斩将,进入最好的学校,成为最优秀的学生,如果是,美国就认为你是有潜力的。如果你在你的那个体制之下,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那他们也不认为到了美国之后,你的潜力会爆发。这个也是中国家长的误区:我小孩不适合中国的教育体制,到美国之后就把潜力激发出来了,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

  留学热与海归不等值的矛盾

  澎湃新闻:很多人会戏称留学海外的是“海龟”,在国内学习的是“土鳖”,您怎么看?

  张恒瑞:既然被称作海归,那说明出国学习后,社会会对你有一种期待。一是对英语能力的期待,认为你应该有一个更优秀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二是对你的眼界和能力的一种期待,认为你应该有一个更国际化或者不同的视野,有对应的名校该有的实力。如果你达不到,那你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海龟”。

  澎湃记者:有一种说法“出国花了百万,归来月薪两千”,您如何看待海归贬值的话题?

  张恒瑞:这叫做海归并非个个等值,在十年多年前,如果是海归,好像就高人一等,现在不是。你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归,你是什么学校的,什么专业的,有什么能力,大家会进一步去检视你,因为海归多了,要挑选优质的。就像国内也一样,以前本科毕业生就很稀奇,现在博士硕士也不稀奇,因为现在多了。大家有条件学习,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有条件之后,大家学历都会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本科生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能力怎么样,一样的会被检视,道理是一样的。

  澎湃新闻:留学费用不低,除了高净值的家庭,中产家庭之外,如今越来越多的工薪家庭也加入了留学的大军,如何合理规划?

  张恒瑞:常有人问,家庭状况一般的工薪家庭,是不是就意味着我的小孩进名校就没什么希望了?

  我觉得这是牵涉到什么时候出国的问题了。如果你越早出国,你家里的经济负担就越大,投入的金钱成本就越多,这种情况下,我个人的观点是不鼓励学生和家长在经济负担太重的情况下,太勉强地送小孩出国,我觉得这没有必要,对家庭也是压力,对小孩也是压力,这样的话对小孩是不公平的。还是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送小孩出国。完全可以等小孩工作很多年之后,再去美国读商学院;也可以等小孩大学毕业了之后,凭他的学术条件,申请博士班的全额奖学金,为什么一定要花家里那么多钱去读高中去读本科呢?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张恒瑞签售新书《藤校精英养成记——步步为赢的美国名校升学路》

  新书视角:除了是行业专家,更是四个女儿的父亲

  澎湃新闻:新书《藤校精英养成记——步步为赢的美国名校升学路》和之前您出版过的书有什么不同?

  张恒瑞:这本书,除了行业专家的角度,又多增加了一个角度:四个女儿的父亲。我的大女儿高三,几年前从上海的国际部到美国读高中,经过几年美高教育,现在准备申请美国大学。还有两个双胞胎女儿,今年都七年级,明年也要挑战美高的名校;最小的女儿四年级,几年后,也会走美高、美本的升学规划。除了20年来辅导了很多学生的经历,还有我和我太太过去十多年培养自己小孩的经验。

  我希望这么一本书,能满足或者覆盖不同家庭的情况,让家长有参考的价值。这本书通过分享顶尖美国高中申请前后的信息,帮助家长和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私立寄宿高中的申请。同时,对于学生进入美国高中后,如何合理规划四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做了详细的阐述。既对有意申请美国高中的学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选择在国内就读国际学校、国际班的学生也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澎湃新闻:您能描述一下藤校精英养成的理想目标是什么样的吗?养成的过程该如何规划呢?

  张恒瑞:最佳年龄是从三岁开始,从三岁到十八岁的整体培养过程。三岁开始对小孩的一系列能力做培养,第一个就是英语,从三岁开始,学最标准的英语,讲最标准的英语。逐渐开始上学,学业开始了,数学和科学还有英语,就是我们讲的英文的能力和学术的能力。同时,根据小孩的兴趣,发现他的特长,这时候就要有所取舍,音乐的或者运动的,开始去挑选合适的。假设是十年磨一剑,十七十八岁的时候你有一个特长,其实往前推就是七八岁的时候,也就是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培养了。最难的是坚持。所谓的坚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没有可能一个特长或者兴趣,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个星期五天,一年50个星期,持续十年。

责任编辑:李华锡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