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笔贷款助力梦想起航
如今已从甘肃政法学院毕业,回忆起自己的大学,22岁的蔡一彤直言,“因为有生源地助学贷款,着实任性了一把。”
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家人执意让蔡一彤复读,性格倔强的蔡一彤“和父母赌气”,自己办理了人生第一笔贷款,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自此,一年4700元的“债务”,成了敦促蔡一彤不懈努力的动力。
大学期间,除完成好学业,蔡一彤当淘宝美工、写软文、在摄影工作室打杂、去房地产公司卖房子……一边赚钱一边积累工作经验。今年4月,临近毕业的周娜收到一家创业公司抛来的橄榄枝,技术入股,短短数月就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前不久,周娜还开始到处看房,她打算年前还清助学贷款,之后办理房贷,实现自己的“自立梦”。“助学贷款及时还了,就能保持良好的征信记录,买房买车都可贷款,真是太好咧!”周娜说,信用保持得好,就能助力人生的各个阶段。
同样毕业于甘肃政法学院,23岁的仲晓文也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资格,可她似乎没有周娜“幸运”。
大四那年,仲晓文的父亲患上重病,守在医院照看父亲的她错过了所有的校园招聘,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大不如从前,按时还贷款很难实现。“一毕业就有工作人员提醒还款,借人钱还钱是天经地义,可我实在无能为力。”仲晓文很无奈。
今年以来,仲晓文父亲的病情在不断好转,她才得以找工作,靠自己的辛苦工作挣钱。目前虽然还在实习期,收入较低,但仲晓文已经把还清贷款列入近两年的奋斗目标。不久前,她主动到银行,问询缴纳利息的相关事宜。“得到了银行的谅解,争取尽快还完,保持良好的信誉。”如今,她准备先将逾期的利息还清,然后再集中还本金。
“学生诚信意识在提升,还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助学贷款发挥的引领作用在逐步显现。”薛智强说,“随着诚信教育的全面铺开,广大学生信用意识的不断增强,更多的学生对金融产品的认识更加深刻,贷款解决了一时困难,也日益显现出更深厚的正能量。”(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赵静为化名)(记者 马富春 实习生 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