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人生第一笔贷款助力梦想起航 还清贷款感到真正长大

发稿时间:2017-12-07 08:37:1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贷款渠道畅通 诚信意识明显增强

  “学生资助体系在不断完善,贫困学子上学有了全方位的保障,助学贷款还款情况也总体良好。”甘肃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薛智强表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就在10多年前,社会最关注、需求最旺盛的大学生助学贷款体系也不健全,只有个别金融机构愿意参与这项工作,且开展的并不顺利,很重要的原因是,助学贷款学生还款意愿低、追缴还款难度大、贷款风险高,很多金融机构都怕产生大量的坏账、呆账,不愿承担风险。

  2007年,国家开发银行承担生源地助学贷款,探索建立以学生资助中心建设为基础、以政府统筹协调为手段、以推动信用建设为保障的运行机制,在甘肃会宁县成功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助力破解民生瓶颈、发展普惠金融。

  “会宁试点以来,生源地助学贷款坚持走社会化、组织化、具有开发行金融特色的助学贷款发展之路,以省学生资助中心为管理平台,以各县区学生资助中心和基层政府为操作平台,不断巩固完善业务机制,让助学贷款这个各家银行都心有余悸的业务惠及众多。”薛智强说。

  “学生还款总体形势良好,但近年来也出现新的特点,提前还款率在增长,也有学生出现还款困难。”薛智强说,生源地助学贷款是银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的贷款,这有助于贷款精准投放和还款催收,自从2007年开始实施以来,地方、学校、银行三方紧密配合,开展各种诚信教育,加上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生还款率一直保持较高,居于全国前列。 “还款只要是思想意识,同时,就业情况也会制约还款的进度。”在长期的工作中薛智强观察发现,随着诚信教育的普及,大学生还款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只要有能力还,都能按时还款,更多的学生还希望还款后再借贷,为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

  但与此同时,还款也在出现两极分化,越好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就业有保障,毕业还款及时,一些学生则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毕业一两年还不能就业,还款就有了困难。

  在薛智强看来,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得思想意识到位,随着近年来高校诚信教育的普遍开展,以及金融机构征信体系的日渐完善,大学生的信用水平总体在提升。”薛智强认为,信用环境的好转最鲜明的表现是近年来提前还款学生的增多,“不用催,就能自觉把贷款还了,这无疑是一种意识的自觉”。

  “对西部贫困大学生而言,制约还款很重要的是就业情况。”薛智强发现,很多就读大学一般、就读专业需求量不旺盛的学生一走出校门面临无业可就的窘迫局面,有相当一部分仅靠打工挣钱维持自己的基本生计,甚至有些学生生活费用还不能自理,指望家里支持,在此种情况下,还款困难确实存在。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