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有活动就放音乐,有的孩子会跟着扭动身躯,我每周找一名这样的孩子,定期有针对性地教他们舞蹈。每次我过来,他们都特别高兴,会抢我的手机放音乐,然后跟着跳。”徐立斌说,“我当时很高兴,这表明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每周末,徐立斌都会组织一批志愿者,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带孩子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去天安门、国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甚至是动漫节,在外面比单纯在学校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自闭症群体,社会上了解的人多了,影响力也就大了。”徐立斌说。
领着盲人朋友“看”世界
除了每周末去康复中心的志愿活动,徐立斌一周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中国盲文图书馆、北京西站、地铁站等都是他常去的地方。“徐立斌闲不住,没有他不做的事,他总能给自己找到事情做。”青檬志愿者联盟北京西站领队马成朋说。
无论春夏秋冬,不管雨雪阴晴,只要没有重要的事,徐立斌每周二都会去中国盲文图书馆。在那里,很多盲人朋友和徐立斌是“好哥们”,只要他一去,大家都特别高兴,因为徐立斌总能给大家带来最新的电影解说、社会上的新鲜事儿,大大满足了盲人朋友对各方面知识的需求。
盲人朋友喜欢听徐立斌给他们读报纸、读杂志,分享社会新闻。他们对知识有需求,徐立斌尽力去满足。有盲人朋友看好了一本书,但苦于没有盲文版,徐立斌就自己动手,利用业余时间将书的内容变成音频版录入电脑,再拷贝到盲人朋友的手机上,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每本书的录入都是一个枯燥且漫长的过程,但徐立斌却将之视为自己学习的过程。
“盲人朋友也希望跟正常人似的出去走一走、玩一玩,针对这种情况,我会带一些志愿者去陪伴他们。”徐立斌说,有一次组织活动,他们想去汽车博物馆参观,因为看不见,他们希望能摸一摸汽车,通过肢体感触下汽车的存在。但博物馆有些东西肯定是不让摸的。幸好博物馆的负责人很理解他们,特意划出了一片可以通过“摸”来参观的汽车,摸过之后,他们特别激动,“这种感觉其他人很难体会到。”
春运、暑运期间,盲人朋友也需要回家。徐立斌会在这期间对志愿者进行导盲培训,传授给志愿者一些必需的导盲知识,怎么跟盲人朋友搭讪,怎样用导盲棍辅助盲人朋友,怎样用肢体牵引盲人,怎样带盲人朋友走楼梯、上电梯、过轧机……事无巨细。“我们也会向盲人朋友公布我们的电话。只要在北京五环之内住的盲人朋友,有任何要去火车站、汽车站的需求,都可以和我们联系。我们给他对接就近的志愿者,从家把他带到车站,协助他买票、进站乘车。”徐立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