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63.3%受访大学生认为支教至少要满半年

发稿时间:2017-08-01 00:0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如果是真心想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支教时间应该稍微长一些。不然不仅不能发挥支教的作用,还可能影响当地孩子的正常生活。”杨斌说。

  支教时间多长合适?63.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是半年及以上,其中36.6%的人认为是半年,20.4%的人认为是1年,6.3%的人认为是1年以上。仅31.4%的人认为1个月合适,5.3%的人认为一两周合适。

  63.9%受访大学生建议建立严格的支教志愿者选拔标准

  杨斌在支教时负责教高二学生历史,出发前他在网上搜索了很多教学视频,也花了很多时间备课。“虽然做了准备,但第一次站上讲台还是很紧张。学生们习惯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而要想学好历史,需要建立一个时间线索,搭好知识体系。我就给他们讲一些小故事,然后用中外历史事件对比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习”。

  “我们除了安排常规的语文、数学、英语和体育课外,还设置了手工课、科学课等。每个老师可以灵活地安排一些拓展性内容,增加课程趣味性,开拓孩子们的视野。”郭荟说。

  对于支教对当地孩子的影响,67.8%的受访者认为是可以拓展知识面,60.9%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开拓视野,56.6%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也有23.5%的受访者认为会影响正常的生活,16.1%的受访者认为会与孩子原有的学习方式产生冲突。

  杨斌曾在大二暑假参加了一个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原以为是在镇上一所小学支教,到了才发现是把小学生集中在村委会,给他们辅导功课。刚开始几天孩子们还勉强配合,后来就坐不住了,这样缺乏规划和组织的支教,不仅不能锻炼自己,对当地的孩子也没什么帮助”。

  郭荟觉得支教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支教团队的建设。“我们一个支教队有20人左右,每队都有一个领队和一个副领队。领队负责与校方沟通,每晚支教队都要在领队的带领下开会,讨论这一天遇到的情况和感受。刚开始两天有的队员还不太适应,领队及时进行了情绪疏导”。

  郭荟建议在支教前提前了解当地学生的学业水平。“我负责给四年级学生教英语,原本想带他们复习这一年的知识点并教一些新学期的内容,但到了才发现,他们很多人连基本的日常对话都不懂,学生也不是很重视英语课”。

  要更好地完善支教活动,63.9%的受访大学生建议建立严格的志愿者选拔标准,63.2%的受访大学生建议完善支教活动的安全保障体系,53.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要开展学科知识、教学方式的培训,52.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系统的管理和考核,30.0%的受访大学生建议增强志愿者对受援地的了解。

  杨斌认为一定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不能盲目地参与支教。“偏远地区的艰苦条件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在一些支教地连日常的洗漱都不方便。再有就是多做准备工作,比如多询问支教过的朋友,搜集当地学生的情况”。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