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不要把“新中考”变成小高考

发稿时间:2017-07-05 09:0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在中考分数面前,学校往往以成绩为导向,把“发展方向”具体化成了“分数方向”。为了获得更好的分数,初一就开始提示学生分科,甚至不惜以课后分班来确定这种选择。

  -----------------------------------------

  作为2018年参加中考的北京初中生家长,这一年来我感受到了来自“新中考”的压力,因为这一拨儿孩子将是面向“新中考”的第一届中学生。马上进入初三,他们要重新分班来应对考试,提前从“学生”变成“考生”。

  “新中考”与原来的中考区别很大。2017年之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6门,共580分。而新中考实行“3必考+3选考+体育”的模式,即把考试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9门课程,总分580分。

  其中,语数英为必考科目,总分值各为100分;外语试卷总分值为100分,有两次考试机会,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考试。其他科目实行选考,从除体育外的5门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但是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1门。所选3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即:3科折算后实际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和60分。

  这是为了面向高考改革而进行的中考改革,组合方式也与“新高考”对接。不过,从家长角度来看,“新中考”给学校和孩子们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一、课业加重。按照改革的初衷,应该是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择强避弱,发挥自己所长进行选考。但在分数铢锱必较的中考前,没有一个学校敢掉以轻心,结果是9门功课个个权重相同,实际上反倒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二、为了应对中考,学校开始对选择不同组合考试的孩子进行考前训练。有的初中,这种训练从2016年入校的初一新生就开始了。当然,“3+3”的选考,总计会有54种组合,学校也只是分大类给学生加课,物理、生物(化学)、历史三种组合选考人数最多,则进行统一的课后教学。

  三、孩子在初中阶段就要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鼓励引导孩子发展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针对某个学科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究,这种给学生成长提供推动力和条件的做法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在中考分数面前,学校往往以成绩为导向,把“发展方向”具体化成了“分数方向”。为了获得更好的分数,初一就开始提示学生分科,甚至不惜以课后分班来确定这种选择。初三前夕,各学校便以学生填报的志愿类别进行重新分班。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同学不仅是在一起上课、活动的同龄人,更是成长道路上的同行者,互相影响、激励、促进,共同成长。现在,为了应对“新中考”,原有的同学群体被打散重新组合,这种以考试科目为导向的做法,与之前已经明令禁止的按照成绩“快慢分班”并无实质差别。

  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不管是哪个学科的学习,对学生而言都还处于打基础的通识教育阶段。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任何事总想试一试,有了更多自主意识,但他们的愿望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又有很大的不匹配,因此兴趣变化快、不定型。如果把“新高考”的分科、选考等方式机械地复制到初中,以分数为导向,变成“小高考”,既不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又不能真正找到他们的特长进行培养。而课业负担的加重,已经背离了改革的初衷。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