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我们需要怎样的感恩教育

发稿时间:2017-06-13 08:52:00 来源: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网

  “配合着煽情的音乐,台上的演讲者声嘶力竭,台下几千个孩子坐在操场上集体痛哭。”日前,一段山西某小学感恩教育演讲现场的视频引发社会争议,网友质疑这种演讲的形式接近“营销式洗脑”。而实际上,“台上激情演讲,台下哭成一片”的感恩教育屡现报端,渐渐形成了一种教育的模式。中小学感恩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感恩教育?记者进行了调查。

  煽情不是教育

   “如果母亲的情绪不发泄出来,会得精神病……可怜的母亲只能把心里的痛苦,发泄到一个让她最有安全感、又最爱她的人身上,即自己的儿女……”视频中,主讲的专家是“倒过来动能教育”创始人、被学生称为“欧爸”的欧阳维建。以教育活动家、演讲培训专家和学生潜能激励专家等诸多头衔面对公众的他解释说,“倒过来”的含义就是让孩子反过来理解、包容和感恩父母,疏导心灵、化解心结激发潜能和正能量。

   无独有偶,2014年,山东某小学举行“托起明天的太阳”感恩演讲,全校1000多名师生、家长抱头痛哭,孩子向家长下跪。2015年,云南某小学的“感恩励志”演讲中,师生相拥、家长和老师互相致谢,部分家长、学生泣不成声,报道称“整个校园弥漫着无限的温情”。

   那么,这种情绪的波动能够激发温情、提升学生的正能量吗?

   “煽情不是教育。煽情一定要借助情感的极端化、夸张化才能达到瞬间激发感情的效果。这种由极端激发的情感本身是极端的,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能沉淀为品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德胜指出,“这种煽情的次数多了,还会导致孩子的情感麻木,产生荒唐感,走向教育的反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建军认为,这样的感恩教育就像是作秀,借助的是外在的场景和语言的刺激,所谓的“感激”是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是学生内心的反应。靠外部刺激生成的情感,是瞬间的,也是不真实的。

   记者发现,邀请专家演讲,是很多学校感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所有感恩演讲都会到涕泗横流的地步。

   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教师李二伟介绍,该校平时也有感恩演讲,一般是学校或者主管部门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前来演讲,“讲课的主题也是感恩、孝顺这些方面,但请来的名人、专家普遍理性平和。遇到父亲节、母亲节,学校会提醒学生为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校的确负有传统教育、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的责任,但学校的手不能伸得太长。将现场学生和家长置于情绪失控的尴尬境地,这对家长至少是不尊重。学校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公共伦理教育上来。”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向阳说。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