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苗寨里的父子课堂:期待着有朝一日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发稿时间:2017-05-10 08:5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3月8日放学后,吴光明用摩托车送学生回家。早晨,家长要上山割胶,来不及送孩子时,学生也会自己到吴光明家里,坐两位老师的摩托车去学校。

  3月8日清晨,一位苗族家长送孩子上学。

  3月8日,吴光明取来国旗,准备在教室前的空地上进行大华寮村教学点的第一次升国旗仪式。经过升级改造,这片空地将成为操场。

  3月8日,课间休息时,孩子们在教室前的空地上玩耍,吴志平坐在摩托车上看手机。

  过完年,新学期开始,吴志平正式走上这个苗村学校的讲台,成为一名代课教师。

  其实,吴光明在2016年年初就已经退休。退休的第二天,他一如既往地回到学校上课。今年年初,因为颈椎病和头痛,吴光明的身体状态大不如前,教学任务慢慢转移到儿子吴志平身上。“早上我妈把洗好的衣服拧干放在一个桶里,他(吴光明)也提不动了。”吴志平说,父亲身体不好,退休之后工作没人接替,也是他回乡的原因之一。

  “咬着牙齿,送气,呲……”从拼音的声母、韵母,到发音技巧,吴志平教得细。他会耐心地纠正学生的发音,带着他们反复朗读。得益于自己掌握普通话和苗语,他不时用“双语教学”来提高课堂效率,“先用苗语讲,然后逐字翻译成普通话,带孩子们反复练习,这是父亲教我的方法。”

  使用“双语教学”并不是最大的难题。吴志平说,时常会出现学生进度不同的情况。有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拼音和写字,也会做20以内的数学题,而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插班生可能连笔都还不会拿。如何协调也是一门学问。

  吴志平上课的时候,吴光明偶尔会坐在最后一排旁听,晚上父子俩一起备课,交流心得。

  由于有些孩子的家离教学点较远,路上还要翻山,吴光明早上常骑着摩托车接孩子们上学。而如今摩托车的引擎声还在,骑车的人是这对父子。后来,为了方便儿子去城里听课交流学习,也为了儿子找女朋友,吴光明给吴志平买了辆小汽车。海南的夏天来得比较早,4月初已经时常是气温37摄氏度的艳阳天。中午吃过午饭,吴志平会开着新车载着孩子们从家里回学校。

  提及自己的生活,吴志平说:“27岁不想找女朋友,那是骗人的,可哪有时间去找。” 在不上课的时候,他像当地的很多年轻人一样,要跟着父母上山割橡胶。家里出了两个代课教师,吴志平说亲人都很支持他们的工作。现在家里的堂妹也在他的建议下进入了一所师范学校就读。

  中心校长苏默启说,万宁市教育局已在全面规划大华寮教学点,校园环境整治正在进行,学校的各项设施也将日趋完善。学校现在有了可以举行升旗仪式的小操场,围墙也即将修起来。

  “学校会越来越好。”吴志平期待着有朝一日,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责任编辑:郝云飞
返回首页>>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