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首批职业农民正式上岗 90后大学生为啥要去当“农民”

发稿时间:2017-03-08 08:21:00 来源: 北京晚报 中国青年网

首批职业农民正式上岗 90后大学生为啥要去当“农民”

首批职业农民正式上岗 90后大学生为啥要去当“农民”

   黑框眼镜、白大褂、胶皮手套……一提到这些东西,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实验室或者医院,但这个场景也可以出现在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在小汤山特菜基地的现代化温室里,20多个从荷兰、以色列等国引进的新品番茄正在旺盛生长,而照顾这些植株的是18位90后大学生。这些来自北京、江西等地的大学生正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探索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第一批实践者。

   改变父辈土里刨食的辛苦模式

   刘清林是北京农学院的一位大学毕业生,记者采访他的时候,这位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正在给结满果实的番茄串戴上防坠落的番茄夹。从温室顶端照进来的阳光洒在小伙子脸上,白大褂在绿色叶子的衬托下格外显眼。对于刘清林来说,这个智能温室就是他的实验室。刘清林家里有四五亩大桃,从小就跟着父母在果园中劳作,对农业并不陌生。这次来参加培训,刘清林觉得最高兴的就是可以学到很多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国外先进的管理办法,称将来“有兴趣把农业做好”。刘清林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种桃树,父母非常辛苦,一天到晚在果园中忙碌,等到售卖时价格还上不去,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现如今,农业正在发生变化,从事农业劳动的新时期职业农民也应该与以往不同。在这个90后小伙子眼中,农业应该具备更高的科技、更高的产出效率,绝不再是父辈人土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模式。

   记者看到,这个联栋智能温室里随处可见现代化的设备设施,管理方式也是“工厂化”的。所有的番茄都种植在方块大小的特殊岩熔棉里,脚下看不到一点泥土,植株径直攀升至2米多高的棚顶,却又极有条理地挂在架子上,结满果实的番茄串都挂在方便采收的位置,专用的采收机械来回一趟只需要十几分钟时间。因为新品中有一多半都是来自荷兰的品种,一位荷兰技术专家还被请来全程呵护番茄的生长。等到上市时,这些番茄走的都是精品路线,身价也比一般番茄金贵,一斤要卖到二十多元。

   城里孩子扎根大棚理由是“喜欢”

   与刘清林不同,来自江西的刘祺是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可是,这个1994年出生的城里人对于农业并不排斥,读大学时选择了长春科技学院的农学专业,现如今又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参与了此次培训,理由同样是简单的“喜欢”二字。当别的同龄人在计算机、金融这些热门专业里考证拼搏时,刘祺一头扎进京郊的现代化大棚里,尽心侍弄着这些进口的番茄品种和现代化设备。

   采访那天,刘祺非常开心地告诉记者,自己一小时可以上500多个番茄夹了,差不多是棚里最快的速度,这是他近几天的努力成果。从最简单的蔬菜种植开始,刘祺打定了主意要在农业领域里扎扎实实地往前走。过几天,刘祺还打算去跟荷兰技术人员多交流一下,请教精确水肥管理的问题。

   虽然年龄不大,可是刘祺谈起农业来头头是道,他对于目前国内的农业发展不均衡和低水平都有些担忧,想用自己的所学来做一点改变,认为资源禀赋的不均可以通过科技的手段来进行提升。在采访的最后,刘祺向记者透露将来自己要开辟一片地,种自己喜欢的东西,把农业的科技梦想变成现实。

   记者了解到,熟悉蔬菜种植只是培训的开始,等待他们的还有嫁接育苗、病虫害防治、现代化精确水肥管理、电脑操控设备、机械采收等实践课和相关理论学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探索职业农民的培育新模式,通过分工种的专业化技术培训、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达到相关考核标准才算培训合格。这首批经过选拔的培训者共有18名,都是来自北京农学院、山西农大、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他们都具有农学学历背景,对现代化农业有兴趣、对农业有感情。经过3个月高强度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之后,这18位大学生将成为“全能型”现代农业从业者,了解农作物的全生育期各生产环节,可以去往规模化生产企业直接提供专业的社会化服务。

   新型职业农民

   替代“三八六零”

   对于这次培训,市农业局农技推广站工厂化生产技术科的高级农艺师雷喜红向记者介绍了其必要性以及紧迫性。雷喜红告诉记者,现在农业面临着“谁来种地”的难题,大部分从事农业劳动的都是“三八六零”,即以妇女和上了年纪的老人为主。如今,农业在向现代化、规模化生产迈进,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职业农人相配套,农业现代化也无从谈起。以小汤山这个番茄温室为例,给植株浇水的是从国外进口的全自动灌溉系统,负责顶风口开闭的是电脑软件操作的环境控制系统,这些机器大部分是全英文界面,浇水施肥的量要根据阳光的辐射量来进行精确设置,计算机、英文、数学、农学都要懂。这些,普通农民难以应对。即使是看似简单的病虫害防治也大有学问,病虫害类型、防治时机、天敌等生物防控技术都不是仅凭经验就可以的,这些不仅关系到产量,还涉及到老百姓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2005年底,农业部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中首次提出要培养职业农民。2006年至今,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陆续提出了一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措施。尤其是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专门阐述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民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思路。中央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视和推动,也为北京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重要机遇。

   从北京的情况来看,近年来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需要为这个体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还要满足首都农业“应急保障、生态休闲、科技示范”等功能拓展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就成了紧缺人才。

   今后4年,北京市将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田间课堂、职业技能培训班、远程教育等,开发适合现代职业农民发展需求的课程。同时,依托现有大中型企业、成人教育中心等培训机构,重点支持5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建设。不过,想要留住人才,只有热情还不够,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记者了解到,通过培训考核的新型职业农民,在现代化农业园区上岗后,工资可达到5000元以上。(记者 孙文文)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