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调查显示中国愿从事科学相关工作的学生比例偏低

发稿时间:2017-02-09 16:50:36 来源: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网

  ●要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科学教育,要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并不是“从垃圾桶中捡回来的”、地球之外还有一个更加辽阔的宇宙、脚下踩着的每一块石头也都有自己的故事……

  ●一个完整的人不仅需要人文情怀,需要艺术素养,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训练,尤其需要科学思维的训练,需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掌握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提出问题将科学素养的各要素整合于学生活动之中,并有计划地予以实施的方式,值得我国中小学的科学课程广泛借鉴。

  有这样两则调查结果,值得关注:

  据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不久前公布的2015年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的结果显示,中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仅为16.8%,这一比例不仅低于美国的38%,也远低于该组织成员国24.5%的平均水平。

  无独有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年底也曾开展过类似调查。通过对全国5696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3(32.3%)的高中生将来想从事科学相关工作,比美国和韩国少17和12个百分点,这两个国家的数字分别是49.3%和44.6%。

  面对这样的结果,心情难免有些沉重。曾几何时,小朋友们齐声高呼“长大想当科学家”的情景似乎只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人们不禁会问:究竟是谁偷走了孩子们的“科学梦”?

  细细分析,成因恐怕是多方面的。科研工作者的待遇还不完全令人满意,长期以来,做科研、搞科学被描述为特别艰苦、单调的工作都是重要因素。对此,上海大学教授顾骏呼吁,“要认真反思全社会何以没有形成科学研究是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的共识,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家是最幸福、最有价值的职业的认知。”

  还有不少学者呼吁,要呵护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用正确、健康的科学教育的方式,将科学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中。只有如此,才能在未来,在整个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从而在厚实、饱满的土壤里,涵养出美丽的科学之花。

  深入开展科学教育,迫在眉睫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地质学家苏德辰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耐人寻味:

  “十几年前,我在德国参加为期3个月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培训,参观德国小城镇纳德林根,我身旁一位女游客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环形地貌向我介绍,这是一个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直径近30公里的凹坑,整个纳德林根坐落在一个撞击坑内,在巨大的陨石撞击作用下,原有的岩石结构和矿物成分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听了她的介绍,我以为她一定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地质学家,但没想到,她是一位医生,也是一名游客。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同样在十几年前,当我与一位生物学家在聊起我们国家已经完成了一口几千米的大陆科学钻井时,这位生物学家问我,这能否将地球打穿。而这个问题显然是有悖科学常识的,因为对地质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地球的直径有12800公里,大陆地壳的厚度平均为33公里。”

  “我并不是在嘲笑这位生物学家,隔行如隔山,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但反过来,分工和差别越精细,越需要在不同学科和专业的人员之间进行科普与沟通,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学科交叉,更有利于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苏德辰补充道。

  是的,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之间需要互相科普,整个社会也需要科普,提升科学素养。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获取的速度越来越快,渠道也越来越多,但谣言、传言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全民科普以正本清源,迫在眉睫。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下一代,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正确的科学教育,要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并不是‘从垃圾桶中捡回来的’、地球之外还有一个更加辽阔的宇宙、脚下踩着的每一块石头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还有学者呼吁。

  “人的一生需要各种各样的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教育,每一类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都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但对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科学教育会相对陌生一点,这与我们传统文化中对人文和艺术的提倡有关,也与当前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有关。但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人不仅需要人文情怀,需要艺术素养,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训练,尤其需要科学思维的训练,需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掌握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尤其重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认为。

  科学教育,就是让我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土壤,一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科学素养的积淀。

  如下对话,十分典型:

  调皮的小男孩问妈妈:“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小男孩的妈妈面无表情地回答:“当然要吃饭了,不然就会被饿死!”妈妈毫不在意的一句话,将孩子“噎”在了沉默里。同样的场景,另外一位母亲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因为,我们需要给身体输入能量呀。”“身体为什么需要输入能量呢?”“因为你跑步、跳舞、看书、玩耍都需要能量,能量用完了,就需要补充呢。”“能量为什么会用完呢?”“因为……”

  显然,这位母亲的回答,就比第一位母亲的回答,更能帮助孩子开启科学探知的大门,引导孩子用科学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赵婕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