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老区贫困村变身新农村 两代村支书讲述46年变形记

发稿时间:2016-08-12 16:28:00 来源: 三下乡官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济南812日电(通讯员 徐珂浩)从“填饱肚子”,到“过好日子”,从革命老区贫困村到网上新农村,新立村用了46年。而从走出大山,到走进大山,再到走出大山,“他们用了一辈子。

  “他们就是新立村两任村支书——吴继财与李长伟,在任期间敢想敢做,把整个青春奉献在这个他们热爱的红土地上,带领新立村百姓过上好日子。

  83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的三下乡“沂蒙情·共发展”调研团队来到新立村,进行为期一周的地方志口述史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整理史料,并对两代村支书进行了走访。

  “既然不能当兵保卫家乡,那就建设家乡”

  志愿者在村计生委黄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吴继财的家中。在对话中,吴继财告诉志愿者,他幼时正值日本侵略军对沂蒙山区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陈光、罗荣桓带领一一五师就驻扎在新立村所属的马牧池乡一带,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据了解,沂蒙山区多种植地瓜,家家户户都挖有地窖,石板一挡,草垛一堆,便与寻常地面无异。吴继财的大伯,用此种方式帮助数位八路军躲过日本军的扫荡。八路军也经常帮乡亲们担水推磨,唠唠家常。炮火纷飞的年岁,军民情深的记忆,牢牢地印刻在幼时的吴继财脑海,种下了保卫家乡的种子。

  在吴继财十九岁时,他得到了在当地粮所职工一职,粮所在当时算是“铁饭碗”的存在,是由农村户口变为“脱产”(方言,城市户口)的跳板。而在这时,新立村从横河村分离出来,“新立”由此得名,正急需领导班子。村民纷纷给他打电话,邀其回家参与竞选。

  “我当时想,既然不能当兵保卫家乡,那就建设家乡吧。”谈起当年抉择,吴继财说。

  一边是可以走出大山的“铁饭碗”,一边是要走回大山。经过慎重考虑,吴继财决定到村里参选村支书,“小时候就想为村里人做点什么,用自己的能力回报村民,这会儿机会终于到了。”结果然是全票通过,这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他辞掉了粮所的工作,回到村中,继续完成“儿时梦想”。

  “这么一投票,我就从脱产的,又成农村的了。”如今的笑得云淡风轻,“既然村里选了我了,咱就得好好干不是?”这样一干,就是二十五年。

  寻找脱贫路:种苹果!

  

  吴继财端详着瓷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徐珂浩

  山区的特殊性,为村支书的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难。新立村由于山区地形影响,住户居住分散,山路曲折泥泞。因此村中很难安置大喇叭,电话通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吴继财在任期间,都是走上几十里山路挨家挨户下达通知,任劳任怨,风雨无阻。

  志愿者在进村时发现村中家家户户都种有苹果树,不禁心生疑惑。吴继财告诉志愿者,多年之前,山区土质差,庄稼多低产,只有地瓜、花生等作物尚可存活。村中百姓每年靠贩卖地瓜、花生在集市上换取粮食,补贴家用,村中整体经济水平低下。

  吴继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考察村里土质、环境等因素,发现虽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但果树却长得很繁茂。加上山区海拔较高,光照较足,昼夜温差大,新立村的苹果桃李个大味甜,其中苹果树周期短,栽种成本低,吴继财便号召村民种植苹果,渐渐地,苹果发展成新立村主要经济作物。

责任编辑:崔宁宁 李华锡 冯诗雅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