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贫困家庭考生的政策倾斜
学校“奖、助、减免”帮扶体系完备
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问题,学校通过降分录取、增加名额等措施增加农村、贫困地区孩子就读西北大学的机会。据刘春雷介绍,每年学校招收的农村考生约占总招生人数的20%左右,2012年起,学校利用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三种招生模式,通过计划单列、降分录取等形式,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招生人数。2017年学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达到了38%。
2018年,西北大学将继续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及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招收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364人,同时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倾斜,对达到投档要求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除此之外,西北大学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每年学校拿出500万元用于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生活补贴、特殊困难补助、勤工助学酬金、校内无息借款等,保障了经费落实。2016年,追加精准资助经费200余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助学金生活补助、学费住宿费补贴。
与境外81所高校签署90多项合作协议
为在校生提供多种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关于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情况,刘春雷表示,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努力适应和融入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潮流,与境外81所高校签署了90多项合作协议,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聘专引智、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多种类型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目前学校海外教育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刘春雷介绍说,学校与菲律宾布拉卡国立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学习汉语课程人数持续增加;学校与美国西北拿撒勒大学孔子学院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在吉尔吉斯斯坦成立中亚学院中大石油分院,现在招收留学生3千多人次,学历生比例逐年提高。
刘春雷着重介绍了学校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开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据他介绍,该项目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招收参加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每年计划招生120人。本项目采用“3+1”模式,学制4年,50%的专业核心课程由英方授课。学生达到毕业条件后,可同时获得由西北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由英国埃塞克斯大学颁发的理学学士学位证书(电子系统工程专业)。
此外,学校与港澳台逐步实现双向交流,入选教育部“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获得澳门保送生招收资格。
设立专项创业资助金 志愿填报:结合兴趣爱好、服从调剂
在大众创业时代,西北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如何开展的呢?刘春雷表示,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型人才培养,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同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部分省市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成立“双创”孵化基地等,为学生创业提供多途径的选择。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说明了志愿选择的重要性。采访中,刘春雷建议考生,志愿填报应结合兴趣爱好,不要一味报热门。同时为避免被退档,志愿填报建议服从调剂。此外,因新高考改革省份录取模式同其它省不太一样,他建议家长和考生在考完之后多了解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避免出现填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