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掉手机,但砸不出好教育
在理解教育的影响时,我们常用的归因模式太过简单。相应地,应对子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父母们的处理模式也常趋于单一,倾向于“可控”与“免责”。
----------------------------
前一阵子,有学校为约束学生言行而无奈“砸手机”,有专家们指出,学校没有权利砸学生的手机,他们建议:把学生的手机没收了交还给家长,或者到了学期结束时再交给家长,又或者将玩手机的行为纳入学生评价系统,等等。
在我看来,无论是当场砸毁手机,还是采取较为温和的方式剥夺孩子接触手机的机会,背后其实都隐藏着这样一个现实: 在理解教育的影响时,我们常用的归因模式太过简单。相应地,应对子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父母们的处理模式也常趋于单一,倾向于“可控”与“免责”。
生活中,此类“简单归因”的现象并不陌生,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通常都倾向于把显现出的“问题”,视为某一个特定行为或者某单一现象的结果。
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常归因为贪玩;中学生成绩下降,多半是谈了恋爱;孩子沉迷网络,就去指责游戏开发商,认为是游戏给了孩子沉迷于网络的机会,并由此声讨游戏厂商毁掉了下一代……
然而,从家庭治疗的角度理解此类问题,我们往往会采用另一种视角去看待“问题”:孩子沉迷于网络,在虚拟空间里获得自我价值感、成就感、快乐感,是虚拟世界里的真实体验,才真正促使孩子沉迷其中;并由此推想,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相应领域里,是否常常体验挫败,才“不得不”在另一个空间追求基本的心理满足。
我曾在“儿童性教育”的课程中,遇到有家长来问:“自家儿子七八岁了,总在学校抚摸女生的头发,批评过很多次也都没有用,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在“儿童性教育”课程的背景下提出,似乎可以理解为这位家长担心孩子特定行为是与性有关的,继而家长简单地将其原因归结为这是一个单纯的性教育问题。于是来“儿童性教育”课程上求助。
可是,家长或许忽略了存在其他因素促成这一特定行为,比如在过往经历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不可以随便摸女生头发的?家长是否了解孩子“摸女生头发”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家长劝诫时是什么样的表情、语气?在更为早先的家庭教育中,是否有关乎人际边界建立的教育?
提出如上问题,似乎一下子将孩子的“简单”行为,拓展到了极广阔的背景中;这样的思考与理解,乍看之下将问题复杂化了,或许会让很多家长非常地不习惯。他们更倾向于获得专家简单明了的指令,最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你孩子这个行为就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一语中的:解决的方法有一二三……家长照方抓药,孩子问题迎刃而解。
但是,心生这种愿望,恰恰就是将行为或问题“简单归因”了。
人们喜欢“简单归因”,恐怕是有道理的。“简单归因”往往可以让问题看上去显得可控,而当事人则“收获”了秩序感和稳定感。
一个孩子学习不好或者不爱学习,如能归因为“贪玩”,那么家长似乎只需要禁绝其玩耍,就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了。家长因而获得了某种掌控感,不必在复杂的家庭情境或学校环境里,面对纷繁的多种可能性,当然也就不至于陷入一筹莫展了。“简单归因”还有利于“回避责任”,针对沉迷于电视或游戏的孩子,专注于指责孩子的失当行为时,不免有意无意地回避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一句俗语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论调的背后,隐藏的恰恰就是家长对教育职责的推脱,一旦有错都是孩子的错。由此可知,“简单归因”本身并不简单。
学生在校园里玩手机,教师砸掉手机显然是一种粗暴的惩罚,学生或因惧怕、回避责罚而行为收敛,但显然这一结果与教育无关;同时,学生如因惧而生怖,则更非教育应有之义。将手机转交给家长,处理起来自然和缓得多了,只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不过是问题与矛盾的转移而已,在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范围内,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理解行为,恐怕是教育范围内最复杂的事情之一了,这需要教师和家长学习交流技巧,端正对话态度,和孩子耐心沟通,陪伴着孩子一道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这些内容恐怕又远非一则短文所能包含,所以不妨先从停止“简单归因”的冲动与习惯做起,多问问多看看多想想。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