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疏堵结合:规范校园贷 不止于“最严禁令”

发稿时间:2017-07-26 09:40:00 来源: 南方日报 中国青年网

  全国范围正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近日,广州校园贷监管强度再升级——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向广州网贷平台发出校园贷禁令,要求网贷平台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工作,主动下线校园贷相关业务产品,并停止新发校园贷业务标的,有序清退校园贷业务待还余额。

  这一波自上而下针对校园贷乱象而下达的“最严禁令”,来得及时,也广受好评。银监、教育、公安等部门纷纷行动,联手打击整治非法校园贷。与此同时,让“正规军”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优质安全的金融服务,通过“开正门、堵偏门”,有效地扎住校园贷乱象的口子。

  记者在做这一组调查中也发现,规范校园贷,不止于“最严禁令”。作为一个人数众多而又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更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做理智的消费者,守护青春不变味。

  把“心门”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广东一所财经院校学生小豪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接触校园贷是在去年5月,当时他物色上了一台单反相机,但是因为家里每个月给的生活费比较有限,没办法全额购买。在同学的极力推荐下,也时常看到校园里的墙上张贴的各种小广告,分期购物、快速贷款……出于一种“体验试一试”的心理,他就从校园贷款一个分期平台上借了6000元钱,购买了一部相机。每个月500多元的还贷,让小豪觉得压力还是很大。“不太敢大手大脚花钱了,不然就会被那些校园代理疯狂催债。”小豪说。

  小豪告诉记者,在他的身边以及在粤东老家的一些朋友、同学,通过贷款“花明天的钱”,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他也曾目睹过一位同学为了还贷款、“拆东墙补西墙”的疯狂状态。“心里还是觉得怕怕的,所以以后我再也不敢(借贷)了。”小豪说。

  非法校园贷为什么能存在那么久、而且引发出如此多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正规的商业银行贷款渠道不畅;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存在着庞大的消费市场,由此产生了旺盛的资金借贷需求。据建行广东省分行测算,按照广东200万名在校大学生的基础、每人每月消费1500元估算,校园贷的市场容量每年可达360亿元。还有一项全国统计数据,称一年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到了4000多亿元。学生消费需求和市场不对等,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得以借机入市。

  值得一问的是,如此庞大的大学生消费市场,有多少是理性消费和合理消费?又有多少是超前消费和盲目消费?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