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80名学生6天建起2座桥 结束贫困山村无桥史(图)

发稿时间:2016-09-30 13:54:3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志愿者站在河里,手托桥梁进行固定。孙亚男/摄

  蝉鸣声中,小彤闭着眼睛,猫着腰,一手拽着栏杆,一手攥着拳,右脚刚挨在钢铁桥面上,瞬间缩了回来。她又试探着踏在桥面上,缓缓向前走。

  “桥不是软的,是硬的啊。”走到第5步时,她睁开眼睛,犹豫着跺了跺桥面,扎着粉色头花的马尾辫甩了起来。她瞪大眼睛,速度也越来越快。在8月一个烈日炙烤的下午,这个8岁的小姑娘,沿着桥面往返10多趟。

  小彤生活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雪山镇谢家村,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从桥上走过。15米宽的双河,横在她上学的必经之路上。可谢家村前面这条在夏天“能淹过妈妈头”的河流,自古没有桥。直到3天前,一支由80名学生组成的“无止桥”施工队抵达谢家村,这个近4000人的村子,才结束了无桥的历史。

  80名学生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几所中学,多数有土木工程、建筑学等专业背景。在一家基金会的支持下,他们计划用6天时间为谢家村建两座桥,桥梁地基部分已于7月完成。此前,经住建部门审批,这家基金会已支持3000名内地和香港学生顺利完成41个建桥项目。

  8月15日,“无止桥”施工队抵达选定的猫耳菇桥址。西安交通大学大四学生李宇航冲在队伍的前面。这名建筑专业的大四学生,抄起一把丁字钩,麻利地将一段40厘米长的铁丝中间对折,把两块一平方米的铁丝网连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立方体网箱。5个填满石头的网箱连成一个桥墩,架上主梁和桥面板就能组成一座网箱桥。这是“无止桥”团队最常使用的桥梁设计方案,施工门槛较低,所有人都可以操作,即使遇到洪水把桥冲到下游,村民也能“捡回来重装”。

  其他人依葫芦画瓢。香港中学生张焯峰完成网箱编织后,穿着雨靴站在河里,手里的石头几乎接近他四分之一体重。这块20多斤重的石头,在14人组成的人桥间传递着。填满组成桥墩的15个网箱,大约需要40吨石块。6个小时后,他们手中的石头从胸前下移至膝盖,除了“重”、“超重”的提示语外,几乎听不到任何人讲话。阵雨不时而来,也没人避雨。接近黄昏,猫耳菇水面上多了3个桥墩。27人的团队一共搬了15立方米、约40吨重的石块。

  劳动过后,有的男生脱掉T恤,双手一拧,挤出水来。不少人的脚因长时间泡在水里发白膨胀。在人均搬1.5吨石块的劳动强度下,他们端着饭盒的手不住抖动着,睡觉时因为胳膊疼辗转难眠。

  “修一座桥太迫切了。”李宇航感慨道。中午打饭时,他才体会到参与过修桥的学长口中“胳膊连饭盒也举不起来是啥滋味”。

  这是他第3次造访谢家村。去年冬天,他和团队成员受基金会委托赴贵州寻找桥址,根据当地人提供的线索,第一次走进谢家村。那时他发现,即使在冬天,双河的水量依然充足,这里的小学生踩着石头过河时,常常打湿鞋,一整天也捂不干。他还听说,这条河曾夺走6人的生命。今年7月,他第二次到双河进行基础施工时,河水几秒内从小腿飙升至一人多高。他被困在河对岸4个小时,最后借助施工用的挖掘机才得以渡河。

  村里也吃了没有桥的亏。这个拥有肥沃的黑土和黄壤土的村庄,被贫困围得死死的,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果子不敢摘、玉米不敢割,一涨水就背不出去。”一位村民蹲在自家的菜地,看着腐烂的白菜叹气。

  “抓发展就要抓项目,抓项目就要抓投资”的宣传标语顺着山路延伸到村里。曾有几名种植魔芋的商人相中了这个地儿,却在返程时遭遇大水困在河对岸,投资也随之“泡汤了”。

  猫耳菇是谢家村通往雪山镇赶集的一道关卡。几年前,一名女子过河赶集遭遇河水上涨,人没了,只剩背篓里红辣椒漂浮在河面上。还有一年,两名正在河里玩的孩子被悄无声息的洪水卷走。就在施工队修桥的第一天,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过河时,一打滑坐进了水里,背着的一筐苹果滚得到处都是。还有一对年轻夫妇,摩托车在河中央熄火了。

  “几百年都造不起桥,学生还能造?”听说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来修桥,有村民摇摇头,“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一天,没有村民出面帮忙。他们戴着草帽,钻在田地里忙活。玉米、烤烟都在这个季节迎来收获。

  然而“学生娃来修桥”的消息就像一滴水溅进油锅里,迅速炸开了。这天晚饭时,村民吴应亮和家人议论起这件“村里的大事”。“这桥修进了村民心里啊,学生娃没力气都在忙活,咱庄稼人有啥理由不出力。”他拍了一下桌子,撸起袖子。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