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通常是指一个人身体、智能、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发展可能性。“潜能生”,是指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较差,却大有潜力可挖的学生,即所谓的“差生”。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里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
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但是需要积极开发,才能使创造力。
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被我国一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他在课前照例先把要讲的内容布置给学生,上课时主要是解答学生的提问,并与学生一起辩论。然而,他每次上课都会出现无人提问的尴尬,要么提不出,要么不敢提,中国的这种教育模式让他不解:“ 没有了想象力与问题意识,哪里会有知识的更新与进步 ”他说,西方教育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比如中国讲辛亥革命,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比如中国讲辛亥革命,必然要求学生像记流水账一般记下它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等;而美国讲独立战争,则会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究,探讨其发生或不发生的原因,到头来连独立战争是否会发生都成了一个问题。
印度有一部评分挺高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讲的就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他有先天性的学习困难,对飞来小球的大小、方位、速度没有太多概念,甚至还会把字母一系列特殊辅导,最终帮助小男孩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还发写反,经常惹麻烦以至于父母只能把他送到寄宿制学校里。然而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愈演愈烈。直到有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但是并没有排斥他,而是对他采取了现了自己在绘画方面的天赋,最终获得了绘画比赛第一名!
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思维标准化束缚了孩子们,青少年学生正值好奇心大、求知欲强、潜力深广的时候,却不得不把“ 什么是标准答案”“老师说的、课本上说的都是对的”根植在头脑里。长期这样下去导致的结果是,思维功能退化,迷信权威,思维越来越趋同,想象力越来越萎缩,每天辛辛苦苦的学习都在为所谓的“标准”看齐。在当今人人创新创业的大潮下,只在乎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显然与国家倡导创新的价值取向相悖。当前,即使应试教育尚无可替代,中小学教师们也应当想方设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他们的知识增长不以牺牲想象力为代价。
长期以来,讲授知识多、运用知识少,一直是我们中小学教育知识传递结构的一大特点。这种“ 知识无活力”的教育,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不致用”。许多教师认为,中小学是基础性教育,学生学过的知识现在用不上,将来会用上,所以不必强调学用结合。其实这也是一个认识误区,果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将来某天派上用场,那么将来某天又是哪一天呢?
少数有创造力的青少年是存在的,他们在任何教育体制下都会存活。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青少年整体仍处在一种遏制创造潜能的教育环境中。事实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学生难有独到的思想和脱俗的见解,这也许正是对思维标准化教育的最精辟概述。
学会知识很重要,然而能够灵活运用更为重要。创造性活力是多维度多方面的。正如那句老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说一样,成功也是多元化的。教育应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走出传统误区,注重多重能力及人文素养的形成,大力倡导平凡创造力,把结合日常生活革新变化的小发明小创造,当做人人与生俱来、需要不断加以开发和利用的能力。
因此,我们的教育过程,应该帮助学生摆脱对学术权威的顶礼膜拜,通过教育实践不断发现平凡创造力的种种迹象,学生就会不断地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