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家校合作共育青少年成长之路

发稿时间:2018-05-11 14:0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升级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离不开两个因素的创新:一是科技,二是人才。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又是支撑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

  随着我国经济的改型升级,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综合素质完备的人才,自然成了现代教育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根据众多教学实践的数据显示,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培养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时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而培育出全能创新型人才。

  可见在未来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之路上一定要家校合作,只有形成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合力的时候才能使青少年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让青少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接受学校老师传授的知识。家校合作有利于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祖国的发展提供人才动力。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明显的权责边界,因为这个边界的存在会造成家校合作中的越界行为,进而为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明确自身教育的独特性特征,在边界内行使权力。同时在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共育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家长和老师应该就孩子的教育目标达成共识,并对孩子的身心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问题难题。在家校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共著青少年的美好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目前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家校合作是课程改革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双重需要,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前不久《中国教师报》上一篇题为《培养核心素养离不开家校共育》的文章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她在文中明确提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学校,重要的还有家庭,必须做到家校共育。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目标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方面只考虑青少年的物质需求,忽视对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培养。另一方面唯分数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方面都可以放任。二是家庭教育内容不恰当,只学习学科知识,不注重对青少年德智体美方面的培养,这是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三是家庭教育方式存在误区,只注重言教不注重身教,这会让青少年对家长的言行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也会使青少年误认为语言胜于行动,这会弱化青少年的行动力。

  这些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依赖家长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家校合作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提升家长的“教育力”,树立学校的威力,这样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月27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自贡市“家校社共育示范区”启动仪式暨示范区建设研讨会在四川自贡举行。自贡市“家校社共育示范区”的建设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交流提供平台,努力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家校合力不足的问题。自贡市以深入开展家庭教育作为落实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突破点,为家庭提供科学系统的教育知识。通过对这些教育知识的普及,将家校共育青少年的教育观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家校合作共同为下一代创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加强和引导自贡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幸福自贡”建设注入人才动力。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

  自贡市“家校社共育示范区”的启动是对新型家校共育教育观念的全新探索,通过家校协同合作可以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家校共育青少年的过程中,家庭着重对青少年价值观、性格、习惯等方面进行教育,学校主要在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社会竞争力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培育。家校互育,双方各司其职,互相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能提高青少年的专业能力,为祖国的发展培育高素质全能人才。

  家校互育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广为人知,学校和家庭对此非常重视,并且在探讨新的合作方式方面不断做出努力。但是在具体的家校合作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着权责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出现“越界”和“退让”行为,让家校合作共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路也更为曲折。

  2016年一则《南京一所中学让高三学生家长轮流替老师监考》的新闻在网上广泛流传,报道称南京二十九中安排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轮流替代老师进行监考、自习课值班,这一做法引起很大争议。学校声称这是家委会研究决定的结果,目的是为了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学中,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状态。面对这样的教学策略,家长对此的看法也是各式各样: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学校在转移责任,将教师的负担转借给家长;有的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与孩子在校园里进行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借此可以直接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更好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还有的家长认为闲着也是闲着,熬到高考就结束了。

  针对此事在网上引起的热议,学校之间也纷纷就此事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会造成家长的意见不统一;不让家长参与教学实践,又会让家长质疑学校。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忽略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都“越位”了。

  《光明日报》刊文评家长监考《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边界》一文中提到“就江苏这则新闻看,两方都‘越位’,又都出现不应该的‘退让’,学校同意家长来监考、带自习的要求,失去了学校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而反对此举的家长‘不得不来’,也是一种‘退让’。’越位’和’退让’一起作用,就模糊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结果两方都背负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分工,也没有更好地完成自身的教育工作部分。”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科知识素养的提高,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明白自己的独特性作用,不“越位”不“退让”,把握好自己边界的“度”,又要把持好伸向别人边界的“度”,在自己边界内行使权力。

  家校合作共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应明确自己的“边界”,但这并不是否定二者之间的联系,而是说二者在明确“边界”的前提下开展交流合作,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所作为,但不“泛为”。家校共育青少年成长要贯穿青少年教育过程的始终,因此为了促使青少年家校共育达到高效统一,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加强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积极配合、扬长避短,达成良好的合作。

  家校交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成立家委会、举办校园开放日,利用信息平台的便利进行网上交流等,这些措施的实施都为家长和老师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契机,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增添活力。

  为了家校更好的合作,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山东淄博实验中学在2016年召开家委会成立大会。家长以家委会为单位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家校携手共同开展“课堂开放日”、“家长课堂”、“家长参会”、“家长讲堂”、“家长志愿者”等活动中去。学校通过加强校务会建设,让学校和家长结为最友好的合作共同体,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与难题,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校建设成为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摇篮。

  淄博实验中学以家委会为载体进行家校共育,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学校都把青少年看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中心,努力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在家委会参与学校工作的过程中也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的同时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家校共育青少年的实践中,清徐文源中学选择采用校园开放日的方式来强家校的交流,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开放日那天学校实行了中考动员会、学科推荐课和全校当天课程全部开放的方式。中考总动员上,听着孩子们激扬誓言,家长们也激动地流下感动的泪水。学科推荐课和全校当天课程全部开放,让家长近距离接触课堂,并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宝贵的意见,有利于教师教学的进步。通过校园开放日,家长和老师可以就学生在家里和学校的情况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解决青少年在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通过虚拟网络构建家校合作通道的方式也是适应时代浪潮开拓出的新方式。家访、校训录等传统的家校互通的方式已经渐渐被以QQ群、微信群、博客等构建的虚拟立体协同环境所取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单调的家校共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做好家校共育工作,蒲江实验中学除了传统的电话联系、书信沟通、全员大家访、分层家长会等系列工作外,还建立微信群,开展网络“家访”;建立互联网平台,不断探索新的家校共育方式,做好家校共育的互动与沟通工作。

  这些新兴沟通方式可以随时上传与孩子有关的教育信息等,通过这些线上交流平台,家长和教师可以随时交流密切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架设起家校联系的新桥梁。除了虚拟的网络沟通平台外,现实教育合作通道在家校合作共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志愿服务工作、家长课堂等方式既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也让青少年接触到更多的职业,为他们未来职业的选择提供借鉴。总之,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在辨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边界的同时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解决青少年的遇到的难题,充分挖掘青少年的潜力,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二者的统一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当下,教育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增强民族竞争力的重担。

  传统家校分离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新时期对青少年的教育应该避免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节所造成的教育效果不佳的现象,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的结合起来;只有家校共育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家长应该相互配合,根据青少年的个性化特征,树立一致的培养目标。

  面对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上出现的问题,学校和家长不仅要各司其职,还要相互沟通,发挥好各自的优势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如今的世界,纷繁复杂。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教育方法的流传,在为我国传统教育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难题。面对这些新问题,仅仅依靠一方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给青少年做出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抵制各种诱惑,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共同引路人。家校互育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间存在着“边界”,无论是“退让”还是“越位”都会给家校共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职责定位模糊、教育内容分离现象会造成学校“大包大揽”,而家庭的作用微乎其微的后果,使家庭教育得不到充分发挥。唯分数论、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为国家发展培养全能型人才。因此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二者都应该把握好“度”,在边界内形行使权力。以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为立足点,明确二者的职能,加强双方的配合、融通和互补,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作用,充当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指路人,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