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高校线上传技授艺,云端学习本领

发稿时间:2022-01-21 08:2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为提高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近日,由信阳农林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线上传技授艺·云端学习本领”成人高等教育网络直播教学活动顺利结束。“百年党史、插花美育课、传统美食制作、评茶技能、农业创业……”

  五天的直播课程,先后有两千余名村(社区)基层干部本专科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直播或回放的形式“云端”观看学习。

  “红色”思政直播课 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

  1月10日上午,由该校青年教师李麟倩讲授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作为思政“第一讲”正式开播,信阳千余名基层干部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抖音直播平台形式观看学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李麟倩以“十个坚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为切入点讲述,列举大量丰富案例、事迹,并结合基层干部大学生的特征,特别融入了大别山精神、四望山革命故事等元素,用活了红色资源、活化了党史课堂。

  “课程中提到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整体,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接续奋斗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信阳市平桥区查山乡肖店村党支部书记肖明贵观看直播课后认为,这样的“红色”思政课,为基层党员干部点燃了信仰之光,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

  据了解,近年来该校与信阳市委组织部校地合作开展村(社区)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行动,陆续有近2000名村(社区)书记、两委人员考取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和专科专业。“基层干部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线,把红色主题教育作为面授和网络教学的‘第一课’,深挖信阳本地红色资源,有助于激发基层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奋斗、担当作为。”该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黄艳霞表示。

  教师线上教烧菜 弘扬传承信阳饮食文化

  “首先,取炼好的焖罐肉400g(冬天油脂呈固态时,将取出焖罐肉,放入锅内烧热,去除多余的油脂,夏天油脂呈液态时,直接取出使用),下入葱白15g,姜块20g,干辣椒4g,煸出香味出,加入水,老抽2g,八角2粒, 花椒10粒,(加入辅料时再加盐3g),中火慢炖,急火收汁入味,出锅装盘后放入葱段2g,干红辣椒丝1g即成。”1月11日,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王宝刚老师“线上”传授焖罐肉制作技艺。

  焖罐肉是河南信阳当地特色美食,每逢寒冬腊月,家家户户窗前挂满了腊肉年货,几乎还要制作一款美食——焖罐肉。“如今,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做这道菜了。大家都会认为焖罐肉不就是把肉炒炒吗?其实不是这样的,一方面需要腌制,这样容易出风味,还可以增加保藏时间,另外炒制后装罐封存一段时间,这样便于风味物质转化,然后使用味道更佳。”直播课上,王宝刚在原料加工环节边实操边讲解。

  从原料选择、烹调器具、原料加工、烹调过程,王宝刚详细介绍并演示了焖罐肉制作技艺的全过程。

  “这样的课程有趣,线上教科书式教做菜,方便、实操性强,既弘扬了信阳饮食文化,又锻炼了厨艺技能。”看完直播课后,该校2021级市场营销专业成教学生刘名当天就在家中做起了这道菜。

  现代农业创业课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推进涉农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培养符合我国“三农”特点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月12日,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谌昌强通过直播讲授了《智慧农业之信息技术应用》的现代农业创业课。

  课程主要讲授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点,引入创新创业思维训练、现代农业化产业发展思维,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现代农业创业实践做出指导。

  “由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离不开农业技术创新的保障和支持,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智慧农业生产体系。希望这门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谌昌强说。

  “乡村振兴需要的是创新型的农业,这节课给我启发很大, 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保持创新创业的思维,才能更好地建设家乡,带动更多人过上幸福生活。”李开齐原先在外地打工,2009年回家创立了光山县山农原生态农村合作社。通过流转地种植油茶,油茶树下又套种茶叶,在荒山上种出了“绿色银行”。

  信阳农林学院副校长文宗锋表示,学校依托优势长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了解农业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用创新创业的视角去审视当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突出问题导向,针对知农爱农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存在的盲区弱点精准施策,真正培养出符合乡村振兴需要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高校云上美育课 变废为宝巧手点木成金

  “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1月13日,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插花艺术教师、河南省压花协会副秘书长杨丽在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中开启了“云上”美育课直播模式。

  为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杨丽以岁朝插花为例,选有代表性的花材—梅花为主枝演示插花艺术。“根据花瓶的大小形态,确定主视面和枝条朝向后顺花材自然之势,以主视面为中心,来对其进行修剪。”直播课上,杨丽手把手逐一流程现场操作示范。

  “首先剪去枯枝、败枝、病虫害枝,剪去多余的平行枝,交叉枝,重叠枝,总体是有聚有散,有露有藏,这样能够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插第一主枝,枝条的长度为花器单位的1.5倍-2倍”,杨丽细心讲解插花步骤和流程,

  短短的一个小时的直播课,从插骨架花材、插焦点花材、插入主体花材和点缀花材、插入陪衬叶、整理加水。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鲜艳的花束和典雅的梅花瓶束一同点缀了过年的氛围。

  最后,杨丽还分享的了压花画,她介绍,压花画是以平面干燥花为素材,进行设计构思,将其自然形态、色彩、质感等,融入绘画艺术,并压贴成格调高雅、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干花艺术品,使人们在四季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压花画相对插花来说,保存时间长,选材广泛,能更好的体现当地植物特色,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可以做为一种创业形式,为乡村振兴赋能。”

  “过年的时候,家里可以试试摆放自己的插画作品了。”90后信阳市羊山新区羊山街道办事处京汉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文瑾看完直播课后表示从课程中学到了艺术审美力,既环保、又经济实惠。

  解锁评茶新技能 探寻茶叶品质形成奥秘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的历史名茶被誉为“绿茶之王”,因此信阳当地人非常喜欢品饮信阳毛尖。如何判断信阳毛尖的品质优劣困扰着众多的爱茶人?1月14日上午,该校茶学院副院长孙慕芳以《中国传统名茶--信阳毛尖的品质奥秘》为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为学生解开困惑。

  孙慕芳从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树品种优良、品质风格独具、鲜叶要求细嫩、炒制工艺独特、化学成分丰富、冲泡品饮讲究八个方面带领学生探究信阳毛尖的品质奥秘。她从信阳毛尖悠久的生产历史切入,从生态环境、茶树品种讲解了信阳毛尖茶品质优良的原因,紧接着通过原料、加工工艺、化学成分、冲泡品饮四个方面讲述信阳毛尖品质特征形成的原因,并且演示了“冷后浑”的形成原理。

  其间,茶学院专任教师朱尧通过讲解“品茶与评茶”引出了专业的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并且亲自演示了各个操作步骤,解锁了评茶新技能,为学生灌输科学客观的评茶理念。

  直播课结束后,2021级林业技术专业成教学生、浉河区茶农岳家军感触良多,表示自己虽然卖茶多年,却缺乏判断茶叶品质好坏的方法,感谢孙老师的课让我获得了科学评茶的方法,往后能够专业地向外地朋友介绍信阳毛尖了。

  近年来,该校继续教育学院逐渐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依托涉农学校优势,开展网络直播和面授课。在课程设置上,把红色主题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把学校特色专业课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抓手,让学生学到知识、学到技能。该校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岳宝华介绍。(马骁)

责任编辑:李华锡